“全碳排”核算与碳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碳排”核算与碳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碳排核算 碳绩效评价 能值转换 碳减排责任
【摘要】:提出"全碳排"核算方法,其核算账户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生物质资源消费潜在碳耗用和废弃物排放潜在碳耗用;以太阳能值为量纲归一化工具,进行全碳排放量核算;以全碳排核算为基础,综合考虑单位碳排人口承载量、单位碳排经济产出量和单位碳排人均可支配收入获取量等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效率和发展协调度的碳排放绩效综合指数,以衡量一个地区的碳绩效。以北京市和重庆市为例,评价2001—2011年间的碳排放综合绩效。结果显示:两个城市的能源消耗碳排在全碳排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可见即使从全碳排视角来看,能源消费仍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两个城市三个方面的分指标值差异较大,可见不同的生产水平对碳排影响不容忽视;较之仅考虑能源碳排及碳生产率的传统碳效率评估,基于"全碳排"核算的碳综合绩效评价,可以更为公平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碳绩效,为地区碳减排责任认定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全碳排核算 碳绩效评价 能值转换 碳减排责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Y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591)资助
【分类号】:X196;F205
【正文快照】: 自1970年以来,地球表面气温已经上升了0.6°C。历史上最热的25个年份均出现在1980年以后,其中有10个年份出现在1996年以后[1]。2005年,全球碳计划[2]发起城市与区域碳管理计划,从城市—区域—全球的视角,将碳管理渗入到城市发展、城市部门和地方的实际工作中,主要目的是实现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雪花;李建;张宏伟;;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的城市生态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守先;谢倩漪;;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4 张延安;郑昭佩;张文岚;;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在济南市的应用分析[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年01期
5 王智新;梁翠;赵景峰;;科技投入绩效、制度环境与碳排放强度[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6期
6 王伟林;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8年12期
7 陆宏芳,沈善瑞,陈洁,蓝盛芳;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整合评价方法: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J];生态环境;2005年01期
8 潘文砚;王宗军;;基于协调度模型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10期
9 李雨潼;;基于3E协调度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求是学刊;2013年01期
10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2 郑纯辉;赵杰;;内蒙古奈曼旗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汪殿蓓;徐运清;杨清平;;2000~2002年大悟县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4 徐亮;江生荣;钱振含;张静;朱s,
本文编号:788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8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