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生态网络 一体化 多元化 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摘要】: 面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以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企业合作为途径的产业生态网络成为生态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它突破了传统的副产品交换关系,在“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等领域形成了丰富交互与合作,并成为工业体系中的“突变细胞”,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回顾和归纳了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特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点,从一体化与多元化的网络关系入手识别了产业生态网络的模式及其适用性,同时立足于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对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机理进行论述。在辨识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探究了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了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特征和形成机理。全文围绕产业生态网络模式、演化和实施效果以及形成四部分内容解析了产业生态网络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为产业生态网络在实践中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行动指南。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协同学、网络组织理论、企业资源理论、核心能力理论、演化论等相关管理理论及思想,综合运用了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及形成等主要内容展开研究,主要包括: 第一,从网络合作特征出发识别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并分析不同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所在环境因素之间的适用关系。首先,从“一体化”与“多元化”的网络关系测量入手,提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识别的基本假设;其次,结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验证了产业生态网络的基本模式;最后,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并验证了共生环境和共生单元与产业生态网络模式间的适配关系。得出松散型、协同型、互动型和自主型构成了产业生态网络的四种基本模式,并与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行业等共生单元特征以及工业园区级别、性质等共生环境之间存在不同的适用关系。从而为处在不同共生环境下的企业选取适当的产业生态网络模式来参与合作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归纳并比较了基于“一体化”和“多元化”两种方式的演化途径,分析了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现状,论述并证实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机理。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强化“一体化”关系,提高生态效率和发展“多元化”关系,降低环境治理的相对成本是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基本途径;其次,基于协同学理论和哈肯模型比较分析了我国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两种方式及现状,得到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发展仍处在早期的起步阶段,还不能够形成纵向、横向协调发展的机制。最后,结合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协同发展是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的基本模式。为后续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识别并分析了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探究了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结合网络组织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产业生态网络作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因子分析归纳出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第三,结合相关分析和案例研究,从功能效益和结构效益两个方面验证了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结构开放性、价值增值、结构柔性和环境和谐是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的四个主要因子,并提出“结构效益—功能效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模型用于阐释产业生态网络对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持续发挥产业生态网络的功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提供指导,也为后续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发展目标。 第四,在实证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结构效益关系的基础上,探究了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机理。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产业生态网络结构效益,构成了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基本特征。其次,识别出直接经济利益、风险管理、技术因素、信任等内部环境因素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产业生态网络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并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案例研究,分析鲁北工业共生网络的形成路径和形成机理。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首次将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引入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中,系统量化了产业生态网络一体化与多元化特征,进而提出并验证了产业生态网络的基本模式;(2)提出并识别了产业网络的结构效益并建立了产业生态网络作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3)提出并阐述了基于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网络形成机理,并辨识了内外部环境因素对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影响差异。
【关键词】:产业生态网络 一体化 多元化 协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62.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问题提出12-14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4-16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21
- 1.5 主要创新点21-22
- 2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与理论工具22-29
- 2.1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基础22-24
- 2.1.1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界定22-23
- 2.1.2 产业生态网络的研究边界23-24
- 2.2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的理论工具—协同学24-28
- 2.2.1 协同学与产业生态网络研究的兼容性24-25
- 2.2.2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存在基础——质参量兼容原理25
- 2.2.3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基础——序参量原理25-26
- 2.2.4 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基础——能量生成原理26
- 2.2.5 产业生态网络的形成基础——系统相变原理26-27
- 2.2.6 基于协同学的产业生态网络理论图景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3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识别及其适用性研究29-60
- 3.1 相关研究评述29-32
- 3.1.1 产业生态网络中一体化关系的研究进展29-30
- 3.1.2 产业生态网络中多元化关系的研究进展30
- 3.1.3 产业网络关系测量因素综述30-32
-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32-37
- 3.2.1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32-35
- 3.2.2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适用性研究35-37
- 3.2.3 研究模型构建37
- 3.3 量表的建立与检验37-45
- 3.3.1 初识题项的生成37-40
- 3.3.2 量表的检验40-45
- 3.4 数据分析与讨论45-59
- 3.4.1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分析45-51
- 3.4.2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适用性研究51-59
- 3.5 本章小结59-60
- 4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研究60-80
- 4.1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方式分析60-65
- 4.1.1 基于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60-63
- 4.1.2 基于多元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63-64
- 4.1.3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的理论图景64-65
- 4.2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现状分析65-71
- 4.2.1 研究模型65-66
- 4.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66-68
- 4.2.3 数据分析过程68-70
- 4.2.4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现状70-71
- 4.3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71-79
- 4.3.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71-74
- 4.3.2 实证研究设计74-75
- 4.3.3 数据分析过程75-78
- 4.3.4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分析78-79
- 4.4 本章小结79-80
- 5 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研究80-101
- 5.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研究框架80-85
- 5.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成80-81
- 5.1.2 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81-83
- 5.1.3 网络组织的绩效测度方法83-85
- 5.1.4 理论研究框架85
- 5.2 实证研究设计85-92
- 5.2.1 初始题项的生成与修正86
- 5.2.2 项目—总体相关系数分析86-87
- 5.2.3 因子分析87-90
- 5.2.4 信度分析90-92
- 5.3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92-99
- 5.3.1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效用分析92-94
- 5.3.2 产业生态网络的结构效益对功能效益的影响94-99
- 5.4 本章小结99-101
- 6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研究101-140
- 6.1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实证101-110
- 6.1.1 相关研究评述101-103
- 6.1.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03-104
- 6.1.3 实证研究设计104
- 6.1.4 数据分析与讨论104-110
- 6.2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110-128
- 6.2.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110-117
- 6.2.2 影响因素的效度与信度检验117-124
- 6.2.3 数据分析与讨论124-128
- 6.3 产业生态网络形成机理—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案例研究128-138
- 6.3.1 鲁北企业集团案例的适用性128-129
- 6.3.2 鲁北工业共生网络的发展历程129-134
- 6.3.3 鲁北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路径分析134-136
- 6.3.4 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鲁北工业共生网络形成的作用机理136-138
- 6.4 本章小结138-140
- 7 结论与展望140-143
- 7.1 主要结论140-141
- 7.2 研究展望141-143
- 参考文献143-153
- 附录A 产业生态网络关系的潜在领域153-154
- 附录B 研究调查问卷154-160
- 附录C 样本所属类别160-16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68-169
- 致谢169-170
- 作者简介170-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宪奇;;论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生态的重构[J];未来与发展;2005年03期
2 克丽;;学玩产业政治[J];每周电脑报;2006年24期
3 李宪奇;文化产业生态转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J];理论前沿;2004年11期
4 余贤臣;;龙滩库区形成后罗甸产业生态转型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5 易烨;王易时;;产业生态优化与结构调整思路[J];统计与决策;2011年17期
6 尚静,赵禹骅;可持续发展:一个产业应用的注解[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平板电视产业生态质变:Smart TV风头劲压3D[J];实用影音技术;2010年12期
8 王育民;高科技产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竞争力[J];林业经济;2000年03期
9 陈柳钦;;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官锡强;;基于新型工业化的西江流域广西走廊产业带产业生态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京松;;产业生态转型的生态工程[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刘力;;地理区域产业生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赵振斌;;论城市自然保护及其绿地建设途径[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颜京松;王如松;蒋菊生;王震;;产业转型的生态系统工程原则和战略[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袁尊;王宁;;绿色生态社区规划基本要素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贾丽奇;;美国国家风景小径的管理体系初探——以阿巴拉契亚风景小径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颜京松;王如松;蒋菊生;任景明;;产业转型的生态系统工程[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滨谊;杨星;;无锡市城郊绿地的生态网络建设[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9 周秦;;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盐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内容介绍[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雪梅;产业集群应是“产业生态群落”[N];福建日报;2004年
2 黄雪梅;产业集群应是“产业生态群落”[N];福建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沐滟;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形成新生态[N];无锡日报;2011年
4 英洁;无锡高新区构建服务外包产业生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廖鸿翔;吕本富:开放的产业生态有利运营商掘金ICT[N];通信信息报;2007年
6 阎德伦 张永文;民勤加快建设勤锋滩沙产业生态示范园[N];武威日报;2006年
7 朱冰;北京:BDA产业生态环境吸引创新企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汪建根;3D技术能否改变产业生态[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鲁劲松;好企业为何愿来这里安家落户?[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刘建军 刘环宇;平泉做强“林”字号经济 实现产业生态互促双赢[N];承德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晓纯;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鞠永春;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皋磊;基于生态网络的下一代Internet资源动态服务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范阳东;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机制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孙凌宇;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许克福;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凤鸣;P2P服务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的信任计算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杨雪锋;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路琨;面向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婷婷;产业生态视角下产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瞿庆玲;工业园产业共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郝刚;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傅羿芳;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5 孙海燕;哈尔滨市城郊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树种选择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王海珍;城市生态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坡;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探讨[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8 张玉珍;论企业的生态化管理[D];西华大学;2008年
9 郭纪光;生态网络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光耀;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社区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2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9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