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当代中国“劳动—资本”关系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17-09-08 13:20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劳动—资本”关系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劳资关系实践 收入分配 理论创新


【摘要】:马克思以劳动—资本关系为切入口,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并形成了以私有制、劳动异化、雇佣劳动、剥削和阶级对抗等为特点的成熟的劳资关系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对当今资本主义"劳动—资本"关系仍具有解释力和生命力。贯穿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转型等重大问题的一个基本主线仍然是"劳动—资本"关系及其内在变迁。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实践,为马克思经典的"劳动—资本"关系的理论范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劳动—资本"剥削及其对抗关系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资本"关系更多体现为劳资双方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关系;当下"劳动—资本"关系的问题及其实质是劳动—资本收入分配与利益关系的扭曲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由基本经济制度所致,而是与长期以来快速却失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密切关系。必须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资本共赢与和谐之劳资关系。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劳资关系实践 收入分配 理论创新
【分类号】:F014.2
【正文快照】: 一、当代中国“劳动—资本”关系:从实践困惑到理论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指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并且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2 夏小林;;就业结构、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兼评私权、市场、公共服务的局限[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5期

3 林澍;;构建和谐社会要促进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和谐发展[J];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4 张春龙;崔燕改;;我国劳资关系的形成及存在的劳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年07期

5 常凯;;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J];检察风云;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俊岩;;基于博弈理论就和谐劳动关系之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2 金星彤;;浅析《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资关系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陈萍;;最低工资法、集体协议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4 毛天平;;运用人性假设理论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J];重庆行政;2009年02期

5 汪敏;;农民工权益与倾斜保护立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6 杨正喜;杨敏;;转型期广东劳资关系模式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蔡峰;;论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功能与空间——基于工资集体协商的温岭“实验场景”[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8 张莉;;实施劳动合同法后劳资关系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以宁波民营企业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孙兆阳;;平衡劳动关系的冲突与合作——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赵早;;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关键[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代盛;;中国新型工业化特征与劳资关系的重塑[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力东;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浙江大学;2009年

3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绚;我国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阳;建国以来我党劳资合作思想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袁田甜;《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孙丽娜;论现阶段我国政府调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朱贵存;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小燕;中国非公企业劳资关系状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妍芬;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9 张锐;我国转型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王琳;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巫继学;;《资本论》的穷人经济学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2 廖前进;公平之要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实现——再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若干论述[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9期

3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4 陈永杰;;新公平/效率观——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重新审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5 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6 毛蕴诗,李新家;从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雇佣”资本──论知识经济中智力劳动的地位[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05期

7 郑秉文;合作主义:中国福利制度框架的重构[J];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杨鹏飞;;新合作主义能否整合中国的劳资关系?——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J];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邸敏学;平衡劳资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劳资关系学会第五届亚洲大会将于6月下旬在韩国召开[J];中国劳动;2004年05期

2 王大庆 ,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3期

3 许峰;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4 任超锋,胡进军;政府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4年14期

5 杨军;劳资关系的特点及其协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郑学敏;郑雨;许佳君;;“民工荒”下的劳资关系新形势与对策——理性地看待“民工荒”[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7 崔越;正视劳资关系[J];科技创业;2005年08期

8 佟新;“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J];学海;2005年04期

9 白领新;简述西方劳资关系的发展[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秦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9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强;劳资关系协调 政府作用不可替代[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处理好劳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3 王龙玉;我市举行首届“好老板、好员工”颁奖仪式[N];金华日报;2006年

4 符启林 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劳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罗斌;劳资关系和谐需要法律支撑[N];南方日报;2007年

6 任一龙;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落国和;对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8 刘克梅;劳资关系是一种“镜面效应”[N];工人日报;2007年

9 丁晓钦 整理;当代世界劳资关系的动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N];中国经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志栋;毛泽东劳资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易臻真;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劳资关系的动态发展及其演变研究(1992至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孟钟捷;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社会转型期新型劳资关系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廖继兴;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伦理透视[D];华侨大学;2009年

3 郭志栋;建国初期我党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政策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0年

4 程芳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斌;二战以来英国劳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8 郑学敏;国企改制前后劳资关系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刘书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劳资关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杨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4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14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