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自愿缴费机制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公共物品自愿缴费机制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实验经济学 公共物品 自愿缴费机制 条件性合作 实地实验
【摘要】:实验方法是经济学家研究公共物品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有关公共物品自愿缴费机制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越发清晰全面地揭示出人类的偏好特征以及影响公共物品集体筹资结果的因素。这些研究涉及被试者人口学特征、初始资金分配方式、组群形成方式及结构、引致集体感、交流、社会信息、决策时间机制、反馈机制、实验任务表述方式等因素对公共物品自愿缴费结果的影响。此外,实验也揭示出人类偏好类型的稳定性以及条件性合作行为在人群中的普遍存在。最后,实验经济学对公共物品自愿缴费问题的研究还呈现出重要的方法学进展,即实地招募被试者进行实验以及设计比传统实验更贴近真实社会情境的任务;研究者借此得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人们在面临类似现实问题时的偏好与行为。总而言之,实验研究对于加深人们对公共物品自愿筹资以及相关的个人选择与社会困境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 公共物品 自愿缴费机制 条件性合作 实地实验
【分类号】:F062.6
【正文快照】: 公共物品问题是经济学中有关个人理性与社会困境的经典问题。根据传统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意味着,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既不会减少他人使用这一物品的机会,也不会阻止他人使用的权利。由于公共物品一旦被创造出来,谁都可以使用,按照经济学中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璜;;合作进化模型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2期
2 陈叶烽;;亲社会性行为及其社会偏好的分解[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3 何浩然;;个人和家庭跨期决策与被试异质性——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实验经济学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4 刘建华;;社会合作与利益协调:国外公共品博弈实验综述[J];西部论坛;2013年01期
5 连洪泉;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宋紫峰;;惩罚机制真能解决搭便车难题吗?——基于动态公共品实验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4期
6 聂左玲;汪崇金;;公共品实验中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检验——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实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12期
7 韦惠兰;郭达;;联户规模对高寒草场质量的影响分析——以甘肃玛曲为例[J];草地学报;2014年06期
8 周业安;黄国宾;何浩然;刘曼微;;领导者真能起到榜样作用吗?——一项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4年10期
9 陈叶烽;何浩然;;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自愿合作水平——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年05期
10 陈叶烽;;亲社会性行为及其社会偏好的分解[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辉;慈善捐赠、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D];辽宁大学;2011年
2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丁绒;自组织演化视角下的战略联盟企业间合作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柳波;非理性特征下回收\再制造中合作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程奇奇;情感、想象与行为:休谟的经济行为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韩姣杰;基于有限理性与互惠和利他偏好的项目多主体合作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孙彦彦;全球传染病控制中筹资机制优化:全球公共品视角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陈小琴;森林公园供给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汪敏达;集体行动的实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全局互动+全局学习”社会结构下公共品博弈演化的数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舒;物质惩罚与道德谴责在公共合作秩序建立中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3 唐荣敏;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的关系:基于苗族群体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陈燕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5 郭PrPr;不同信息条件下的搭便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郭思维;嵌套社会困境下非对称获益合作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蕾;资源信息与反馈对社会两难决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茁;消费认同对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9 王佳伟;不同形式的榜样式领导对公共合作的激励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10 施婕妍;第三方二阶奖惩机制对奖惩规范和合作规范建立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钰,姚晓东;提高公共物品配置效率问题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黎常;公共物品的产权分析及供给安排[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4期
3 王万山,伍世安;公共物品的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6期
4 顾艳霞,李亮;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探讨——从香港模式看大陆的公共物品供给[J];经济论坛;2003年16期
5 管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引致供需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6 贺然;关于公共物品与税收[J];山西统计;2003年07期
7 钱正荣;"公共"探源及公共物品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8 仇保文;公共物品投资的多元化趋势[J];经济师;2004年01期
9 雷晓康,张志超;政府如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10 高培勇;需要一个覆盖公共产品的“3.15”[J];经济;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远风;;公共物品资本化及其分配效应[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礼和;;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困境及政府定位[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闫海;;和谐社会与公共物品的自治化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燕;梁j;;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5 徐晓亮;;公共物品的定价策略和监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颖;;公共服务的概念研究及相关概念辨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学军;;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性障碍及其矫正——基于政府“经济人”特征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广信;冯志军;;第三产业劳动价值创造问题[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宗威;生产公共物品才有特许经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胡乐明;加大公共品供给 充分有效发挥政府作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英国梅森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 丘健雄、张晓慧;公私合营(PPP)与私人融资计划(PFI)背后的经济学原因[N];建筑时报;2005年
4 魏也;富人搭便车论是对公共产品的误读[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刘晖;个人权利是公共物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2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郑谦;公共性视角下的公共物品“多中心”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新新;我国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骆剑华;第三部门供给公共物品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卜晓军;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杨洋;待发展地区地方公共物品提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张芳;我国城市社区供给公共物品的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徐君君;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行为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7 胡倩;合作与互补[D];浙江大学;2004年
8 刘志琳;我国地方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静;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王勇;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多元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06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0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