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5:40
本文关键词: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舟山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渔区,有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的天然优势和基础。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港口的开发和临港工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渔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舟山的海洋渔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大大下降,渔业转型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是水产养殖业仍然是舟山发展的基础产业,对舟山经济发展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选取了舟山市普陀区登步乡,着重介绍了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登步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登步乡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对策。首先,本文对普陀区登步乡水产养殖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介绍了登步乡基本情况、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接着,引出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病虫害防治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弱、水产品质量不高、养殖承包市场混乱等。结合相关经验和登步水产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最后提出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技术,完善养殖业保险制度,建立水产品牌,完善招标模式等。本文的研究是将登步乡水产养殖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目的在促进舟山市登步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登步乡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舟山其他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舟山 登步乡 水产养殖业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7-20
- 1.3.1 研究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0-23
- 2.1 概念界定20
- 2.1.1 水产养殖业20
- 2.1.2 登步乡20
- 2.2 理论基础20-23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20-21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2.2.3 竞争优势理论22-23
- 第三章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3-30
- 3.1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23-27
- 3.1.1 缓慢发展阶段23-24
- 3.1.2 初步发展阶段24
- 3.1.3 稳步发展阶段24-25
- 3.1.4 快速发展阶段25-27
- 3.2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27-30
- 3.2.1 特色优势明显27
- 3.2.2 育苗技术提升27-28
- 3.2.3 围塘面积增加28
- 3.2.4 养殖模式多样化28-29
- 3.2.5 市场竞争趋于饱和29-30
- 第四章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0-35
- 4.1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问题30-32
- 4.1.1 产业结构不合理30
- 4.1.2 环境污染严重30-31
- 4.1.3 病害防治基础薄弱31
- 4.1.4 水产品质量不高31
- 4.1.5 抗风险能力弱31-32
- 4.1.6 养殖和承包市场混乱32
- 4.2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32-35
- 4.2.1 品牌建设落后,,产品结构单一32-33
- 4.2.2 管理体制不健全33
- 4.2.3 主体意识薄弱33
- 4.2.4 科技含量低或技术水平不高33
- 4.2.5 养殖业人才缺失33
- 4.2.6 养殖业金融保障制度不完善33-35
- 第五章 登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35-43
- 5.1 调整产业结构35-37
- 5.1.1 调整产业组织模式,发挥协会力量35-36
- 5.1.2 养殖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36-37
- 5.1.3 加快水产品转型升级37
- 5.2 正确处理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7-38
- 5.2.1 发展科学、适宜的养殖方法38
- 5.2.2 建立低碳高效型池塘养殖模式38
- 5.3 加快养殖技术创新力度38-40
- 5.3.1 加快抗病害技术的发展38-39
- 5.3.2 育苗技术的创新39-40
- 5.3.3 饲料技术创新40
- 5.4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40-41
- 5.4.1 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40-41
- 5.4.2 完善水产品流通安全管理体系41
- 5.4.3 完善水产品召回制度41
- 5.5 加强水产品牌的建设41
- 5.6 完善金融和保险制度41-42
- 5.7 完善招标模式42-4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3-44
- 6.1 研究结论43
- 6.2 本文研究的贡献与不足43
- 6.2.1 贡献43
- 6.2.2 不足43
- 6.3 进一步研究的可能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9
本文编号:1025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2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