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
【摘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农地产权结构从"权能合一"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离"的变动过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来源于宏观层面上的原有农地产权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微观层面上的农地矛盾、农民的主观创造性、原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对各项权能的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较高交易费用;外部动力来自于变迁主体的动机及变迁环境。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需要规范政府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性因素在制度变迁中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发挥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先导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制度变迁 农地流转 动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183)
【分类号】:F321.1
【正文快照】: 制度作为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行为规则,是影响经济活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经济学界已形成基本共识。制度变迁的本质与目的是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重新界定权利,重置制度安排或变革制度形态,以充分发挥制度功能,释放制度绩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慧敏;;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探析[J];经济与管理;2014年04期
2 文雁兵;;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FDI技术溢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年07期
3 薛晔;蔺琦珠;张坤;;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7期
4 邓春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J];南方农业;2015年24期
5 刘敦虎;赖廷谦;杨力;;基于时滞效应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2015年09期
6 华东;陈力朋;陈锦然;;农村信贷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4期
7 李雪婷;庞静娅;陈珂;;迁西县农户板栗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雁兵;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祖文;重庆市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冯明磊;牡丹江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石满珍;江西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2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朱希刚;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05期
4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5 陆文聪;李元龙;;农民工健康权益问题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3期
6 王益松;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者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黄祖辉,钱峰燕;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12期
8 刘进宝,刘洪;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9期
9 向国成,韩绍凤;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8期
10 俞培果;蒋葵;;农业科技投入的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探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开龙,李兴江;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回顾与综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黄中文,刘青宇;中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简评[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20期
3 赵淑华;黑龙江省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与实现方式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4 韩涛;;论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产权制度变迁[J];长江论坛;2005年06期
5 张秀英;;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6 潘丽萍;;创新农地产权制度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7 赵紫玉;;构建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模式——对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J];国土资源;2006年09期
8 吴玲;梁学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覃美英;程启智;;建国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10 王翠英;;试论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实际效应[J];理论导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金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丁长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思考[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温锐;陈胜祥;杨丽琼;;“十五”时期以来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史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叶东蕾;;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张期陈;;政府意志与征地利益冲突——基于农地产权制度的视角[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湃;张安录;;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浅析[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程芳;;《资本论》土地产权理论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楚军;北京农地产权制度基础夯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敏;确权收官在即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酝酿突破[N];中国证券报;2012年
3 何传新;探索构建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N];农民日报;2004年
4 彭巨水;法人财产权制度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刘远翔;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事关三农大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6 山东省郓城县国土资源局 王慧君 李葵云;关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N];今日信息报;2008年
7 王振坡 王丽艳;日本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对中国的启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8 许宝健;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建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9 张新光;应恢复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N];农民日报;2004年
10 肖万春;加强有利于农民发展的制度建设[N];中国信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财贵;农地产权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郭新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臧得顺;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陶银球;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7 王安春;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创新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明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9 杨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贾雪池;转轨时期中俄农地产权制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保障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何琼;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敏燕;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张欣;我国当前的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鹏伟;当代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彩云;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松华;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鲍巍;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国娟;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于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5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04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