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8 22:18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农业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经济实力较弱,依靠自身的资金实力和销售收益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具有强有力的融资能力,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发展道路[1]。本文主要是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本文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并加以论述。其次,本文不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进行了界定,还介绍了合作社理论、MM理论、融资位序理论、权衡理论。再次,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融资能力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性分析。并在坚持一定指标选取的原则上初步构建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再者,又借助了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影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四大公因子因素,并在下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包括清偿能力因子、盈利能力因子、管理者因子、银社关系因子。最后,针对上述模型得出的结果以及归纳总结的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对上述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因子分析 融资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42;F832.43
【目录】:
- 摘要9-10
- 英文摘要10-12
- 1 引言12-21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8
- 1.4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8-21
- 1.5.1 研究方法18-20
- 1.5.2 技术路线20-21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21-22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21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21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21-22
- 2.2 理论基础22-24
- 2.2.1 合作社理论22
- 2.2.2 MM理论22
- 2.2.3 融资优序理论22-23
- 2.2.4 权衡理论23-24
- 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融资能力现状24-30
- 3.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24-25
- 3.1.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和类型24
- 3.1.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24-25
- 3.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现状25-29
- 3.2.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25-26
- 3.2.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供给26-28
- 3.2.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满足程度28-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30-41
- 4.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30-34
- 4.1.1 融资能力影响因素指标选取的原则30-31
- 4.1.2 融资能力影响因素指标的分类与设计31-33
- 4.1.3 融资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33-34
- 4.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34-40
- 4.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34
- 4.2.2 模型的选择与数学原理34-35
- 4.2.3 统计检验35-39
- 4.2.4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39-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5 提升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的对策41-46
- 5.1 增强清偿债务的能力41-42
- 5.1.1 增强风险的可控性和保障能力41
- 5.1.2 政府提供多项优惠政策41-42
- 5.2 提高合作社自身的盈利能力42-43
- 5.2.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建设42
- 5.2.2 改进传统社员出资的融资形式42-43
- 5.2.3 挖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潜力43
- 5.3 提高管理水平和完善管理制度43-44
- 5.3.1 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的教育培训43
- 5.3.2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团队业务水平43-44
- 5.3.3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制度44
- 5.4 建立良好的银社合作关系44-45
- 5.4.1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45
- 5.4.2 创新贷款产品45
- 5.5 本章小结45-46
- 6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46-47
- 6.1 研究结论46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基于因子分析的济南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蔺全录;孟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22期
3 翟航;周俊;李世梅;张丹;辛欣;;因子分析法在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4年01期
4 尹子民,罗丽兮;因子分析在企业增长方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4期
5 高素英,金浩;因子分析在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升学,康彦彦;我国各地区企业融资差异的多变量因子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杨淼P,
本文编号:1110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