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草场制度研究——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西藏草场制度研究——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摘要】:草场是西藏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西藏农牧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数次变迁,其实质在于"通过明晰产权、实现土地的有续利用"。西藏土地制度的变革也是在国家土地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前后共经历了四次变迁。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入手,研究西藏草场制度的演进机理及其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特别是把现行的"草场承包责任制"作为重点,分析"草场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利弊,提出现行的草场承包责任制应把本地资源(人文、自然)作为约束条件,在实践中通过制度改进降低制度的负面效应,探索符合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以实现制度设计应有的目的。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 草场承包责任制 产权 外部性
【分类号】:F326.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西藏天然草场面积12.3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9.95亿亩),占西藏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1%左右,居全国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政策,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牲畜数量和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云航;新西兰的草场建设和管理使用[J];中国动物保健;2000年11期
2 刘建利;;从草场承包到草场整合[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年06期
3 李博;司汉武;;国外草场精细化管理对我国草场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4 张书广;;常德地区草场自然资源考察报告[J];四川草原;1985年01期
5 黄葆宁;;青海草场分类系统及其草场类的特点[J];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张作发;何永海;阎峻;都楞;张鹏;;搂发菜对草场影响的研究报告[J];内蒙古草业;1989年03期
7 赵庆福;李福;;河北丰宁县推行草场租赁制成效显著[J];草与畜杂志;1990年04期
8 卢千林;张君;麻青山;;农牧山区草场退化原因、危害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1992年03期
9 刘忠德;李树春;任宝山;田丰;窦德全;周振江;;飞播草场的管理与利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年04期
10 高明贵;关茂和;于晓波;;浅谈我省草场建设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远昌;唐中实;;青藏高原东北部草场荒漠化问题初探[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黄文东;程文超;;草场的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止初探[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王贤;周心澄;;论我国北方草场建设[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马献发;;改良和恢复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土地区退化草场措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海峰;刘峰贵;周强;;青海南部高原高寒草场退化机理及生态重建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引第;孟慧君;塔娜;;牧区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对牧民生计的影响[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韦丽军;;宁夏盐池县草场退化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立志;李迪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啮齿动物分布、危害现状和防治策略[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李取生;;实施退牧还草 治理盐碱荒漠化[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草场承包是深化牧区改革的金钥匙[N];那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春燕;那松乌日图——见证草场十年人退沙退[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陈文波;康乾 文革 草场退化谁之罪?[N];经济消息报;2000年
4 王军;七十六团400万元改良5.3万亩草场[N];兵团日报(汉);2007年
5 史家民;这样的草场 这样的赛事[N];人民日报;2007年
6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杨思远;联营制草场,探索促进牧区发展的新方式[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陈海;西藏 畜群数量过多 草场需要保护[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记者 段智民;增强环保意识 遏制草场退化[N];西藏日报;2002年
9 王永 张希龙;关于对草场流转监管工作中的几点思考[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葛剑 通讯员 刘勇刚;七十九团有效遏制草场退化趋势[N];兵团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玉平;毛乌素沙区草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荒漠化驱动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得勒黑;论当代牧区草牧场管理现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亮;一个牧业村庄的灾变图景[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3 南佳奇;资产专用性视角下草场流转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4 石双;内蒙古草原牧区草场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5 包乌兰格日乐;我区牧民草场权利保护现状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吉胡楞图;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草场利用方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金飞;基于遥感影像的草场可持续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袁焘;从草场承包到草场整合[D];石河子大学;2013年
9 赵福江;草场产权改革与牧区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苏洲;呼伦贝尔风蚀沙化草场植被恢复技术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3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12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