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老生代农民工 流动就业 Logistic模型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农民工内部慢慢地出现了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代老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主体。由于成长环境与时代背景的不同,新老两代农民工在素质、行为、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差异,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影响到他们的就业状态。本文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比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影响因素,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引导农民工流动就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统计描述了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发现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在关注收入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个人发展情况,获得更高收入已经不是他们进城务工的最重要目的,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岗位中的历练让自己有能力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新老两代农民工在流动就业频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工作稳定性普遍较低,亲朋好友的帮助是他们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回归模型显示,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年龄、是否务农、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感到歧视和外出务工感受能够显著影响其流动就业决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是否务农、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日工作时长是影响其流动就业因素的显著因素。而影响整体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因素有是否务农、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日工作时长与是否受到歧视。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实际背景,本文分别针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来说,应以提高其自身就业竞争力,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主;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应向他们提供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必要条件,并合理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向县区经济流动,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土;农民工流动政策不断完善[J];新农业;2003年11期
2 徐忠爱;;农民工流动与公共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农村市场化进程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3 李占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建立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邵晓慧;;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流动问题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4期
5 蒋培;;浅析经济因素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2期
6 刘渝;;改革完善农民工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8年11期
7 齐微微;;农民工流动的需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年03期
8 廖祖君;;农民工流动的制度因素及其演进[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蔡冬栋;;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10 徐彤;;农民工流动的理论阐释[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锦云;;纳雍县当前农民工流动情况及对策建议[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纪韶;;京津冀都市圈内农民工流动趋势分析[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小淋;;农民工流动现象研究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微;孙凌寒;金卉;;农民工流动分化的趋势之一——折回式回流及特征[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浙江省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陈建胜;;从流动人口到劳动力移民——农民工流动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秦奋;;农民工流动时空变化研究——以固始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冬妹;工地上的农民工流动书屋[N];新疆日报(汉);2011年
2 特约记者 邢生祥;西宁将建100个“农民工流动图书室”[N];工人日报;2014年
3 执笔人 刘军 陈兰;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杨宜勇 邢伟(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宏观背景与发展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N];工人日报;2006年
6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杨宜勇邋邢伟;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政策性建议[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通讯员 曲嘉钟 记者 顾威;大连工会开办“农民工流动课堂”[N];工人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孔嘉;奎文投资75万元建农民工流动书屋[N];潍坊日报;2011年
9 记者 吴铎思;涨薪也留不住农民工流动的脚步[N];工人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于春林 通讯员 刘振 李志伟;全市首家“农民工流动书屋”诞生[N];淄博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侯晋封;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张洪铭;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流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蒙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张琼;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就业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习芳;农民工流动与和谐社区构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杨须爱;白龙江流域藏族农民工流动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谢荣;农民工流动就业特点及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晶晶;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远群;成都市两代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周晓东;中国农民工合理流动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王水现;农民工流动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困境和出路[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震;欠发达地区农民工流动的区域效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2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