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地流转区域性差异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5 18:11

  本文关键词:农地流转区域性差异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农地流转 行为特征 农业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区域差异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自给自足”小农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转型需要,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国家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农地流转。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资源禀赋、地形条件、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农户农地流转特征、农地流转方式、农地流转程度以及农地流转效果(应)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区域农地流转差异特征分析,科学评估不同区域农地流转效应,对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的农地流转政策,科学合理引导区域农地有效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代表丘陵区的重庆市荣昌区和代表平原区的四川省广汉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农地流转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农户的视角,对不同研究区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家庭特征以及农地经营大户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运用能值分析法对农地流转生态效应进行了客观评价。通过研究,本文主要获取以下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受区域地形地貌、地块区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配套政策等因素影响差异明显。相较于荣昌区,广汉市农地地块区位、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以及农地流转配套措施相对优越,农地流转效果优于荣昌区。在流转规模和速度方面,截至2014年末,广汉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88万亩,农地流转比例达70%以上,近5年农地流转年均增幅达到了73.14%;而荣昌区达到40.94万亩,农地流转比例为47.50%。在农地流转形式方面,两研究区都存在出租、入股、转包、转让、互换等形式,但广汉市出租、股份合作等高级形式占主体地位,占各类流转形式的66.16%,而荣昌区以出租、转包为主,占各类流转形式近90%;在农地流转主体方面,广汉市农地流转主体以种田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为主,而荣昌区则以一般农户为主;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荣昌区农地流转后“去粮化”现象严重,流转前后粮油种植比例由52.72%降至15.13%,而广汉市农地流转后粮油种植面积仍保持在50%以上(2)农地流转转出农户以及转入大户行为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受区域地形、地方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多寡因素的影响,广汉市农地流转农户农地转出比例更高,农地高度转出户和完全转出户占73.89%,而荣昌区为67.71%。在农地转出意愿方面,荣昌区89.73%和广汉市85.03%受访农户都意转出自己的承包地,荣昌区高于广汉市。在农地转出年限方面,广汉市地形较为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基础条件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较好、农户对农地价值认可度高,为获取更高的租金农户倾向于短期流转,51.59%的农户约定在0-5年,相反荣昌区一半以上农户希望长期流转,54.56%的农户约定在10-20年。分析农地转入大户特征表明,广汉市转入大户的流转规模更大,转入农地规模在100到500亩的大户占总流转规模的27.66%,而荣昌区为20.59%。农地流转类型,广汉主要以水田为主,而荣昌主要以旱地为主。农地流转价格方面,广汉市普遍高于较荣昌区,水田流转价格广汉市一般在800元-1200元/亩之间,荣昌区则在400元-800元/亩之间;旱地流转价格广汉市一般在400元-800元/亩之间,荣昌区则小于400元。在农业产业方面,广汉市大户主要经营粮油和蔬菜,而荣昌区主要经营蔬菜和养殖。(3)研究区农地流转前后农业经营方式变化显著,且区域差异明显。在广汉市,农地流转前后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由0.36人/亩降至0.09人/亩,单位土地农资投入由854.94元/亩增至1066.44元/亩;在荣昌区,农地流转前后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由0.52人/亩降至0.17人/亩,单位土地农资投入由1173.34元/亩增至3085.97元/亩。可见,农地流转前后两研究区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单位土地农资投入的变化幅度有明显出入,而农地流转后两研究区单位土地农业机械投入和单位土地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的变化差异更为突出,平原区的广汉农业机械投入(293.47元/亩)显著大于基础建设投入(85.79元/亩),丘陵区的荣昌基础建设投入(654.96元/亩)显著大于农业机械投入(58.80元/亩)。(4)研究区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显著,导致了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差异。①农地流转前后农业生产的资源投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地流转前,荣昌区主要购买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投入、饲料投入和化肥投入,分别占投入总能值的88.10%、2.23%和1.46%,广汉市主要购买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投入、化肥投入和机械投入,分别占投入总能值的90.05%、2.81%和2.24%;农地流转后,荣昌区主要购买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投入、饲料投入、建设费投入和购种育苗投入,分别占能值总投入的42.13%、17.60%、17.26%和9.34%,广汉市主要的购买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投入、机械投入和化肥投入,分别占能值总投入的42.75%、16.51%和8.02%。②农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地流转后,荣昌区由于投入水平降低和系统产出增加,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181.25%;广汉市由于购买资源投入水平的降低,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提高了366.67%,尤其是机械投入对人力投入的替代发挥了关键作用。③农地流转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但在区域间造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效果。农地流转导致荣昌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负债率增加了438.89%,广汉市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负债率增加了363.16%,说明农地流转对丘陵区造成的生态压力更大。农地流转后,荣昌区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过度和粗放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下降了48.31%,广汉市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农药化肥投入水平,同时机械化的推广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其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提高了3.17%,可见荣昌区的农地流转削弱了其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广汉市的农地流转巩固了其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及农业资源优势,平原区的农业发展采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这一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丘陵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可能是丘陵区更适宜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本文编号:1226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26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