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09:31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地 征收 补偿


【摘要】: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土地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生产资料,而是一种生活保障和文化情怀的寄托。对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优化城乡土地配置,更有利于平衡城乡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现有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问题,并在积极寻求制度改革的方法。对征地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经历了初始、发展、转型、成熟四个阶段。1950年6月出台的《铁路留用土地办法》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开始。1957年政务院对《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进行修正为始,征地补偿制度整体框架开始形成。1953-1957年合作化运动以后,土地私有制逐步转变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了适应所有制的转变,1985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发布,规定了土地征收补偿的范围。1986年开始国家开始筹备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87年1月《土管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土管理进入了专门的法制阶段。1998年至今对《土管法》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同时《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的制度改革进入成熟阶段。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依然存在问题。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第二,农地征收补偿范围过小;第三,农地征收补偿形式单一;第四,农地征收补偿程序不透明;第五,农地征收补偿中农户主体地位不明确;第六,农地征收补偿中政府职能越位。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不利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征地过程中的纠纷的解决,因此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从规范征地行为、保护农户权利、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解决农地征收补偿出现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新标准应该以保证农明的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前提;其次,扩大农地征收补偿范围,尤其是要将间接损的纳入到补偿范围内;第三,丰富农地征收补偿方式,以现金补偿为主,实物补偿为辅,推行土地年薪制;第四,增加农地征收补偿程序透明度,确立事先补偿程序,保证协商制度的实行;第五,突出农地征收中农户主体地位,逐步建立起在政府主导下的双向决策机制,同时还需要健全农村的民主选举制度确保农民代表能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第六,规范农地征收补偿中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政府退出微观经济领域,给市场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烈英;;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4年03期

2 杜奋根;赵翠萍;;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现代价值的探索[J];求实;2013年12期

3 林丹;;我国征地补偿问题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温修春;钟湘远;邓幸俊;;论政府征地权的正确行使[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5 许强;;当前国家土地征用补偿现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8期

6 余家庆;;征地与拆迁中的政府行为及其规范[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7 周诚;;土地增值分配应当“私公共享”[J];中国改革;2006年05期

8 贾书新;;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思考[J];经济师;2006年04期

9 胡亚权;汤学兵;;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适用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2期

10 邓大才;论农村土地的新功能[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1240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40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