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严寒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影响因素评析
本文关键词:东北严寒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影响因素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严寒地区 农业生产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Logistic回归 灰色关联度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一步步走上了强国复兴之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内部的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伴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是农业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事实。当前我国一直坚持发展社会经济,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反却严重忽视了农村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问题正变的日益突出和严峻,逐渐带来了粮食矛盾、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停滞不前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业生产环境则是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现如今,虽然人们开始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但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依然不够重视。如果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农业生产环境将会成为束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国外已对农业生产环境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能力偏弱,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以东北严寒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盟五市)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状况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9月-2015年3月对东北严寒地区发放的1545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数据基础,以SPSS19.0为软件分析平台,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27项影响农业生产环境满意度的因素中删除11项不显著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其余16项影响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期能为研究区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影响农业生产环境满意度指标重要性排序为:空气污染物沉降情况灌溉用水水质垃圾对灌溉用水水质的影响绿化配套情况生活污水对灌溉用水水质的影响政府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投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宣传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准则的了解是否有政府专人负责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及监督污染企业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灌溉废水的处理情况农药使用方式垃圾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追肥使用情况是否整治污水或灌溉渠道底肥使用情况。由此可见,加强东北严寒地区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首先应当从各方面农业资源利用上进行综合整治,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与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以期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81;F323.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殿仁;;冬天怎样让鸡多产蛋?[J];农业科学实验;1984年11期
2 宋海宏;;寒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态问题分析及探索[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1期
3 王宪恩;奚旺;夏菁;王寒凝;段海燕;;我国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08期
4 关振英;浅谈严寒地区蜂群越冬难的问题[J];中国养蜂;1995年05期
5 代明生,栾敬东;严寒地区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6 张静;;严寒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3年24期
7 王玉;;严寒地区生态公园园林规划设计[J];绿色科技;2010年12期
8 尹福国;张艳芬;;浅谈严寒地区涵洞的冻害破坏特征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2008年07期
9 关振英;东北严寒地区蜂群越冬指南[J];中国养蜂;1997年05期
10 陈谭;;住房装修如何选用彩釉砖[J];新农村;199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涛;江勇;;塑料外窗在严寒地区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A];2008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先进;;严寒地区围护设计应注意的问题[A];中国大型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C];2007年
3 宋海宏;;严寒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现状与对策研究[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赵娇;冷红;;严寒地区村镇生产设施用地规划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0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和投融资改革[C];2014年
5 铁汉;王和平;邓雪松;;严寒地区水工钢结构设计[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6 陈育伟;;严寒地区电信建筑节能途径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0年
7 鲍晚楠;;分层城市理论在严寒地区中小城市规划的应用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玉;赵立华;;严寒地区住宅小区室外风场的数值模拟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9 曾小成;程文;;严寒地区大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发展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4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综合交通体系[C];2014年
10 白莉;赵嵩颖;;严寒地区外窗节能改造及节能性与经济性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曹传明 刘参昌;东北严寒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文吉;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在严寒地区的实践[N];中国建设报;2014年
3 中国楼市记者 苏擎;沈阳首开严寒地区强制节能[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韩冰洋 记者 仉庆华;伊春:科技支撑保障房建设[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高中华;辰能·溪树庭院 探路中国式被动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6 张鸣霄;哈市老房子披绿衣[N];中华建筑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严寒地区外窗物理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皎;东北严寒地区村镇住宅院落风环境改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连程;东北严寒地区村镇微气候分析与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马征;严寒地区村镇绿化对冬季风环境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黎晗;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张天悦;东北寒地农村住区建筑组团及院落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邱麟;基于自然通风模拟的严寒地区开放式办公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姜健;严寒地区绿色村镇环卫体系规划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王宇飞;严寒地区村镇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韩露菲;严寒地区村镇水系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杜瑞雪;灾害风险分析下的严寒地区村镇防灾空间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41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24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