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02:33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空间格局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化"、"四化"乃至"五化"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开创中国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至关重要。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并划分其阶段类型,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排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优势排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辽宁与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超前于农业现代化,仅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2)东北三省新型城镇化的高值区分布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黑龙江省西南、以长春为核心的吉林省中部、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辽宁省中部及南端,农业现代化的高值区分布在哈—大—齐—绥沿线的松嫩平原;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新型城镇化水平居于东北三省前列,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绥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首位;(3)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均强于黑龙江省,吉林省略低;耦合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辽宁省的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度高值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松嫩平原及以长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小范围圈层区域;仅哈尔滨与沈阳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多数城市处于高强度、中高强度拮抗耦合与轻度、中度失调阶段。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批准号:09CJY05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研究”(批准号:14B080)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场县合作共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批准号:LC2013C23)
【分类号】:F303.3
【正文快照】: 新型城镇化指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化、城乡一体化,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加快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步伐;农业现代化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与手段,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及生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冲冲;陈治国;唐洪松;张敏;;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3期

2 谢天成;施祖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昆山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6期

3 韩国明;张恒铭;;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差异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4 胡晓群;沈琦;徐恭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与分析——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4期

5 王新利;肖艳雪;;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黑龙江农垦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6 汪晓文;杜欣;;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年08期

7 张勇民;梁世夫;郭超然;;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10期

8 曹俊杰;刘丽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年10期

9 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2014年09期

10 董梅生;杨德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丽;;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脱钩关系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7年04期

2 闫超栋;马静;;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进[J];软科学;2017年07期

3 曾明星;李桂平;;城镇化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及其传导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4 刘畅;邓铭;冉春红;;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5 张香玲;李小建;朱纪广;史焱文;;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3期

6 闫超栋;马静;;中国省际信息化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17年06期

7 岳良文;李孟刚;武春友;;城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互动评价模型:基于耦合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6期

8 向丽;蓝文婷;;长江经济带“四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0期

9 陈晓华;李从政;;信息化影响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估计与机制分析——基于GMM动态面板模型[J];工业经济论坛;2017年03期

10 吴丹;王亚华;马超;;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晓文;杜欣;;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年08期

2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J];求是;2015年04期

3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李冠佑;;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1期

4 王毅;丁正山;余茂军;尚正永;宋晓雨;常夏洁;;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5年01期

5 范辉;刘卫东;吴泽斌;张恒义;;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J];经济地理;2014年12期

6 刘海兵;刘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22期

7 张勇民;梁世夫;郭超然;;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10期

8 曹俊杰;刘丽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年10期

9 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4期

10 唐兴和;;从贫困到跨越的战略抉择——甘肃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光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6期

2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3 包礼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助推全民创业——江西省兴国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探索[J];老区建设;2010年21期

4 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07期

5 ;山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0期

6 陈强;庄国良;江建国;;建设文化生态名城——抚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7 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8 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年21期

10 康桂芬;刘娟;;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选择[J];领导之友;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澄;陈锦富;;重构制度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湖北省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慧;刘山;;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重构[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丁少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难点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泽;;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志;;解读新型城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8 ;第四十五期 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汤文华;;强化创新驱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10 陆晶晶;;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军 记者 廖琴;共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华北;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辉 实习生 于茜茜;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欲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王纪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效示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胡敏华 吴瑕 记者 范嘉欣;昌南组团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第二批项目开工[N];南昌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沈雯;湖北提出新型城镇化目标[N];农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岩;张通与网友在线聊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抓扩容 促提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张永斌 鲁迎春;州住建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年工作[N];团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升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统筹与配置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李新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D];华侨大学;2015年

4 孙彬;天津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策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5 曹丽;我国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天帅;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徐国平;低碳发展视阈下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2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52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