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相关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0 04:17

  本文关键词: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相关关系分析 出处:《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人口 耕地 分布变化 驱动因素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人口和耕地的分布格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东北地区开始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旨在国家为重振东北地区经济提出的战略措施。东北地区也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持续减少,而同期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却呈增加变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人口的变化和耕地的变化趋势理应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乡村人口和耕地分布也应有一定的耦合关系。本文在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方法对乡村人口和耕地分布变化及相关关系展开理论和实证的多视角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乡村人口和耕地总量及变动态势、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为将来东北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落实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将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相关关系进行阐述。本文分为七个章节。本文以人地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阐述了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的相关关系。主要观点如下:(1)1990-2010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变化均发生了变化,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在总量上呈现持续减少变化的趋势,而耕地总量却呈现增加变化的趋势。(2)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口呈减少变化趋势且存在地域差异,1990-2010年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数量在大幅度减少,其中辽宁省的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最大,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最小。其次,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得知,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年龄结构走向老龄化,而劳动年龄的乡村人口减少更加重了老龄化。通过对比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得知东北地区大部分市县的乡村人口均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2个持续增加的地区均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余的市县呈现不稳定性,其中有14的增加的市县,13个分布在黑龙江,1个分布在吉林省。辽宁省各市县的乡村人口均减少。通过计算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分布重心可知,1990年到2010年的乡村人口重心向东移动了84.19 km,向北移动了228.49km,呈现主要向北移动趋势,重心最终落在了吉林省的德惠市。乡村人口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20年来,乡村人口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且到2000年集聚性增加,到2010年集聚程度变化不明显。“热点”和“冷点”地区均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区,低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热点”地区周围。(3)1990-2010年,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三省耕地面积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变化趋势,根据耕地变动强度和耕地动态度对比分析,吉林省的耕地变化强度和耕地动态度最大,其次是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研究东北地区耕地类型的变化分析,其中东北地区总体水田增加幅度大于旱地增加幅度。通过Arcgis软件对耕地分布进行研究,东北地区耕地较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两大平原、吉林省的长吉经济发达区和辽宁省的辽西经济发达区。而耕地较稀疏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吉林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辽宁省的辽南地区。最后分析了东北地区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资源较丰富的区域,而耕地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耕地呈现减少的趋势。(4)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变化与耕地分布、耕地变化与乡村人口分布均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通过计算人口耕地压力指数,可以得知,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减少,这表明,整体上单位耕地面积承载的乡村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占有的耕地资源有所增加。人口耕地压力指数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密集区域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密集区域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大的区域基本吻合。(5)城镇化发展、乡村和农业的作用力和国家相关政策因素是影响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城镇化发展是影响二者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乡村和农业的作用力是影响乡村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国家相关政策与二者变化直接相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慧;王利;曹昊天;;基于ESDA的山西省人口分布空间变化特征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11期

2 高义;王辉;王培涛;孙晓宇;吕婷婷;;基于人口普查与多源夜间灯光数据的海岸带人口空间化分析[J];资源科学;2013年12期

3 高超;金凤君;傅娟;刘鹤;;1996-2011年南非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4 潘倩;金晓斌;周寅康;;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J];地理研究;2013年07期

5 黄润龙;刘敏;;深度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潜在影响[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布[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6期

7 马颖忆;陆玉麒;张莉;;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8 朱瑜馨;张锦宗;聂芹;;山东省人口密度分布模式的GIS空间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4期

9 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雪慧;李百岁;郭晓虹;尹亚南;;基于GIS的内蒙古人口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新荣;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如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辉;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陈美娜;内蒙古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3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353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