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临朐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16 08:32

  本文关键词:临朐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出处:《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劳动力 就业 规划


【摘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是保证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临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农村人口大县,促进临朐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对临朐县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对临朐县社会进步与融合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推进临朐县劳动力的就业,通过研究国内外对于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从劳动力就业的方式出发,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方法对于国家就业转移政策、临朐县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临朐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众多可能因素,本文总结了影响临朐县劳动力就业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对策,提出发展乡镇企业、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链等多方位促进就业的建议。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临朐县就业现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了临朐县就业现状,并提出促进临朐县劳动力就业的建议,对临朐县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起到了参照作用,尤其是对临朐县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借鉴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也为全国县域范围的劳动力就业优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Abstract]:The employment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ree rural issu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not only is the guarantee of farmers' in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rural residents, but also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Linqu count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y, but also the rural population of the county, promoting the rural labor force in Linqu County employment is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nqu County, the Linqu county social progress and integr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mote Linqu county labor employment, through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for employment, starting from the employment mod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analysis,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national employment policy,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n Linqu County, Linqu County, 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employment Many possible facto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nqu County Labor Employ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y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factor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labor employment,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third industry chain and other multi-faceted employment promotio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n Linqu County, using various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Linqu County,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promoting Linqu county labor employment,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ha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ference to Linqu County, especially in Linqu county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local high reference the reference valu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for the county's labor employment optimizatio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4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霞;;以服务为导向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3期

2 段敏芳;田恩舜;;我国高校毕业生待就业调查分析[J];统计研究;2010年06期

3 孙仁太;;女性就业结构趋优男女工资差异明显——青岛市女性就业与工资分析[J];中国统计;2010年06期

4 宋洪银;;依靠大项目 实现大就业[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年11期

5 魏凤娟;;河南省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9期

6 肖塔;未寒;;信息与就业[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0期

7 博卡拉;庄周;;技术与就业[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0期

8 ;分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03期

9 ;分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11期

10 ;分地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南城;林秋琴;;扩大就业与加快广西发展[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韦祖煜;;扩大就业在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A];2006年“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就业与再就业有关问题的研究[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化[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5 强欢欢;;南京市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的现状解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6 熊盛文;;六管齐下 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熊盛文;;完善有关政策 促进灵活就业[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方火春;;充分就业的艰巨性及其应对策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9 张华;;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刘兴国;;关于我市灵活就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军;本市97.1%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施耀花;消除“零就业家庭”任重道远[N];白银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树伟;市就业局四项措施打响“消零”战役[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4 周家友 作者系大理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真抓实干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引向深入[N];大理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顾威;辽宁:17.7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N];工人日报;2006年

6 记者 黄宣传邋彭磊;惠及1.5万就业困难人员[N];湖北日报;2007年

7 朱殿勇;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国家肯定[N];河南日报;2007年

8 采菊;前8个月就业再就业工作势头良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首席记者 于航;再添一处下岗再就业基地[N];牡丹江日报;2007年

10 巴达尔湖;兴安盟多措并举推动零就业家庭就业[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红;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朝安;社会组织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策;我国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林霓裳;我国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崔占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梦晓;政府财政赤字与就业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乔珊;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叶丹;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罗欣瑜;公平正义视阈下的苏州市区就业援助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秀云;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闫修;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矫春盼;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福利依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王栋;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9 吴睿卿;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0 洪盈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2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432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