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老两代农民工劳动关系满意度代际差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13:05

  本文选题:新生代农民工 切入点:老一代农民工 出处:《经济纵横》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劳动关系视角,以苏州某经济开发区50家企业为例,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对劳动关系满意度中的"劳动报酬"较不满意,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报酬""劳动负荷""组织关系"与"个人成长"均不满意;"劳动报酬"最能影响老一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而"劳动负荷"与"个人成长"最能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的劳动关系满意度。因此,应关注农民工群体的权益诉求及代际差异,转变企业用工观念,进一步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relations, taking 50 enterprises in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Su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lab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old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old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labor compensation" in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labor relation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labor compensation", "labor load",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and "personal growth", and "labor compensation" has the most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labor relation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Labor load" and "personal growth" can affect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labor relation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most.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change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in enterprises. We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BS051)的成果
【分类号】:F323.6;F24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瑜;渠邕;;员工视角的劳动关系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9期

2 程名望;史清华;;两代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以上海1446份调查样本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5期

3 刘爱玉;;劳动权益受损与行动选择研究:两代农民工的比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孙永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芝;姚林如;;农民工就业现状代际差异——对江西省6市9县17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樊新民;代际差异的现象及其原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3 刘学;杜立颖;;教育过程中昀代际差异现象及其产生原因[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李洁;;代际差异调查——以武汉高校教师家庭独生子女为例[J];南方论刊;2007年11期

5 黄祖辉;刘雅萍;;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基于杭州市浙江籍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

6 陈如;;代际分流: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必然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陈玉明;崔勋;;代际差异理论与代际价值观差异的研究评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13期

8 蒙凤金;唐红梅;;广西南宁市万秀村平话词汇代际差异现象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潘跃;;学会与父母沟通[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4年04期

10 吴石英;周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观的代际差异[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們;王忠军;张红伟;曹淑芹;;工作伦理的代际差异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马君;张昊民;;打破职业生涯的“玻璃天花板”:员工文化导向的代际差异及不同情境下的匹配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陈德光;;代际差异及其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学华;王立静;吴洪宝;;中国近40年日平均气温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差异[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杜书云;张广宇;;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孟晓蕊;理解代际差异才能抹平沟通隔阂[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2 陈振烨;90后管理:代际差异引发管理变革[N];企业家日报;2014年

3 徐晨亮;游离或承担:代际差异还是伦理难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吕程平 编译;日本社会保障中的代际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悠然 编译;美国“千禧代”价值观代际差异明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周冲 姚芳;北京健康消费初具规模呈现四大差异[N];中国信息报;2014年

7 广发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孙涛;我们为什么研究8090一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箐;流动人口就业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琦;代际差异下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旭;代际差异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秋元;监利方言词汇的代际差异[D];湖北大学;2016年

4 李静;农民工城乡观及代际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雅萍;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舒丹;农民工就业状态代际差异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王法朋;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代际差异及地区差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朱正觉;江苏省古柏镇方言代际差异考察[D];安徽大学;2013年

9 魏洪英;基于代际差异的吉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黄威;心理契约违背的代际差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5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