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水环境约束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03 15:24

  本文选题:农业发展 切入点:水环境约束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理论,构建农业发展的水环境约束模型,对长江流域农业发展中的水环境约束强度进行测度,并采用Bootstrap回归模型对水环境约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农业发展中的水环境约束强度远远超过水资源约束强度,且由各地区综合得出的流域水环境约束强度大于由简单数据加总测算出的流域水环境约束强度,反映出长江流域缺乏完善的水环境统一管理机制;产业结构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能够显著增强水环境约束强度,水环境治理力度则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tens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basin is measured. The Bootstrap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inten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constrained by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 intens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water resource constraint,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intensity obtained from each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basin water environment constraint calculated by adding simpl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perfect water environment unifie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ischarg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straint intens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has remarkable restraining effect.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用水效率异质特征下跨区域多部门水权配置及政策”(14BGL0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降雨量指数保险的农业干旱风险控制及对策研究”(15BGL128) 2016年度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虚拟水与实体水的空间配置研究”
【分类号】:F323;X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卫;廖鸿志;;2006年长江流域抗旱的反思与对策[J];人民长江;2007年08期

2 刘峻明;张万萍;刘典伟;;《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研究论文状况[J];图书情报论坛;1996年04期

3 彭镇华;长江流域水患的思考和对策[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4 杨马林;;反思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J];绿叶;1998年06期

5 刘保昌;;流域服饰研究的文化视角与理论架构——读《长江流域服饰文化》[J];江汉论坛;2007年01期

6 ;长江防总召开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J];中国防汛抗旱;2008年06期

7 顾金妍;;构建推动长江流域合作治理的各地方政府利益协调机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8 解宇峰;张书海;;长江流域不同区域间环境公平研究[J];四川环境;2012年02期

9 ;绿动长江 保护母亲河 我们在行动[J];环境与生活;2011年Z1期

10 本刊编辑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更改刊期的通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守仁;刘宁;;21世纪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方略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沈浒英;万汉生;张方伟;;长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预报方法与实践[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3 范一林;张平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研究综述[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4 袁国保;耿月明;杨祖荣;杨光军;;长江流域杂交棉生产应用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沈丹;许田;苏蓓蓓;何大韧;;长江流域的河流网络及其统计描述[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沈浒英;万汉生;张方伟;;长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预报方法与实践[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7 雷慰慈;陶仲仁;;论长江流域生态形势、灾害趋势与湿地农业建设走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吴胜;;关于长江流域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9 张玉华;冯明汉;任洪玉;马力;;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与功能定位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薇;陈进;;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对策[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涛 记者 陈铁;长江流域首次实施气象联防[N];中国质量报;2010年

2 记者 林跃然 魏劲松 通讯员 李傲;长江流域气象综合服务效益显现[N];经济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魏劲松;“千里眼”为长江流域护航[N];经济日报;2013年

4 徐旭忠 陈春园 詹国强 张淼淼;威胁长江水安全[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朱俊君 傅菁;干旱缘何频扰长江流域[N];人民长江报;2008年

6 特约记者 杨莹;长江流域4万座水库“建档”[N];人民长江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朱俊君 傅菁 通讯员 于晶晶;长江抗旱 由情入法更相宜[N];人民长江报;2009年

8 李斌;谁解长江忧——长江流域“小垃圾”渐成大难题[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长江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状况表[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长江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状况表[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关颖慧;长江流域极端气候变化及其未来趋势预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傅萃长;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浅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静贤;基于WebGIS的长江流域防汛水情会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时光训;1970-2014年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顾金妍;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对长江流域合作治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黄廷义;长江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纪鹏;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7 王建忠;长江流域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宏观调控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黄勇;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江流域水土防护林配置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陈敏;长江流域住宅新风技术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10 赵小彬;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端午风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1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561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