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长武县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研究
本文选题:长武县 切入点:土地利用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人类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和历史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为治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1999年后国家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草)、西部大发开发等生态和经济工程,引起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生态环境变化明显。长武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因此,研究长武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状况,有利于明确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优化相关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其他地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在1990-2015时段内,选取1990、2000、2005、2010、2015五个时间节点,基于TM/OLI影像,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得到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等指标和景观格局类相关指标,从土地各类型变化趋势、变化速率、转换关系、综合利用度、空间变化趋势等方面分析了长武县近3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结合长武县实际情况,在对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进行修正的基础上,计算得到长武县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基于以上研究,结合社会经济数据,选取13个评价指标,构建P-S-R评价模型,对长武县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长武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时段内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园地、工矿用地、居民地面积增加,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小;土地利用程度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时期;(2)长武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得当地景观形状复杂化、结构多样化、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增加;(3)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不断增加,各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除食物生产外均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4)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由中警变为良好,当前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政策有利于土地生态恢复,但考虑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殊性,应在当前政策基础上不断合理优化,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Loess Plateau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special climate, topographic conditions and long-term un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history,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is seriou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economy, since 1999, the state has successively implemented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jects such as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s (grass and gra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afa in the west, which has caused great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land use situation.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obvious. Changwu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is representativ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refore, the paper studies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Changwu Coun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 It is beneficial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egion, optimize relevant polici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other regions. In the period of 1990-2015, this study selects five time nodes, 1990 / 2000/ 2005 / 20102015, Based on the TM/OLI image, the five periods of land use data were obtained b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the land transfer matrix, the land use degree and the related indexes of landscape pattern were used to change the trend of each type of l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land transfer matrix, land use degree and landscape patter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land use in Changwu County in the past 30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ge rate,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egree and spatial change trend, and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angwu County. On the basis of modifying the equivalent factor table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the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of Changwu county is calculated, and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is analyzed. A P-S-R eval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Changwu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Changwu County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grassland area and woodland were decrea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Garden l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residential land area increased, water area, unused land area change relatively small; the overall land use degree changes little,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Changwu County make the local landscape shape complex, the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the degree of landscape pattern fragmentation increase, and 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crease. The value of each individual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increased except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improved. 4)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land changed from central police to good. The current policy of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s beneficial to the restoration of land ecology.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continuously and reasonably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301.2;X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亮;胡志斌;宋伟东;;陕西省长武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9年09期
2 刘云霞;庞奖励;丁敏;楚永波;;长武县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建军;张晓萍;王继军;郝明德;徐金鹏;;1949-2008年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以陕西长武县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4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5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6 清水康弘;杨书润;;英国的土地利用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8年04期
7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地类面积、比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8 赵文智,程国栋;人类土地利用的主要生态后果及其缓解对策[J];中国沙漠;2000年04期
9 楼惠新;云贵高原土地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1期
10 张立伟;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素良;陈建文;何晓嗳;王婷;;长武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在彬长电厂环评项目中可用性分析[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满目青山夕阳照明——陕西省长武县关工委主任崔安民同志先进事迹[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材料汇编[C];2005年
3 陈建国;肖亚玲;;长武县农药使用和管理现状及发展建议[A];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械“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5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军朝;长武县 以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N];咸阳日报;2007年
2 长讯;陈永昌当选长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景宏当选长武县县长[N];咸阳日报;2007年
3 路永琴;长武县总工会抓劳务输出成效好[N];咸阳日报;2007年
4 李亮 巨红军;长武县表彰奖励创建省级“平安县”先进单位和个人[N];咸阳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江鸿;长武县构筑农村坚强堡垒[N];农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蒋增科;2011年全省“三下乡”活动在长武县启动[N];咸阳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魏彦林;长武县宣传思想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铺路搭桥[N];陕西日报;2011年
8 巨嘉乾 白曙红;长武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N];咸阳日报;2011年
9 赵志华;长武职教铺平农村青年就业路[N];咸阳日报;2007年
10 王鹏飞;长武县大做农村产业发展新文章[N];咸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梁栋栋;基于动态邻居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及生态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近30年长武县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杨栻舒;长武县人工湿地—涝池的演变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普琼;陕西省长武县与西藏日喀则市生态农业建设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10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0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64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