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09:05

  本文选题:省市 +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 ; 参考:《中州学刊》2017年02期


【摘要】:我国目前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多将按人口排序、收入处于中间水平的"中等人群收入",与处于收入分布范围的中间水平的中等收入混同。我国当前的中等收入群体明显处于低水平。农民收入分布则呈现以大多数低收入群体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向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结构转换的过渡性结构。虽然省际差距有所收敛,但中低收入省份净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为零,多数低收入省市的收入位次难以提高。未来应逐步抬高水平较低但又人口众多的收入群体的重心,形成更高水平的橄榄型结构。应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效益现代服务业,实行以投资合作为主导的省际对口帮扶政策,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扩大农民中等收入群体。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middle income groups in our country will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opulation, the income is in the middle level of "middle population income", and the middle income is middle income in the middle level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current middle-income groups in our country are obviously at the low level. The distribution of farmers' income is based on the majority of the low-income groups. The structure of Pyramid is a transitional structure that converts to an olive structure with a medium income group as the main body. Although the inter provincial gap is convergent, the number of middle and low income provinces in the middle income group is zero, and the income of most low-inc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future should raise the lower level but a large population of income groups by step.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body forms a higher level of olive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upgrading, develop high efficiency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mplement an inter provincial counterpart policy leading by investment and cooperation, promote the growth of farmers' property income and expand the middle income groups of farmers.

【作者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分类号】:F3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等收入群体“青黄不接”[J];理论参考;2003年02期

2 李伟杰;关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黄维德,陈欣;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及特征[J];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08期

4 徐双道;浅论农民是中等收入群体扩展的主体[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10期

6 刁永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陶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有效途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扩中”的探讨[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8 肖富群;;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9 梁英;;论中等收入群体发育的社会条件[J];桂海论丛;2007年01期

10 朱土兴;;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路径[J];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俊;;和谐社会:一个以利益格局均衡为基础的制度安排[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琳;;对“二次房改”的认识和讨论[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仇立平;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层[N];贵阳日报;2007年

2 莫言锋;中等收入群体成“房奴主体”是危险信号[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罗凰凤;浙江发布调查报告关注中等收入群体[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记者 张剑羽;培育中等收入群体[N];团结报;2012年

5 韩哲;应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压力山大”[N];北京商报;2012年

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中国将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夏锋;以城镇化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倍增[N];上海证券报;2012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许耀桐;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国家职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何冬妮;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之道[N];上海证券报;2013年

1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收入翻番的核心:中等收入群体倍增[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进考;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对社会稳定作用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颖;中等收入群体与扩大消费需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皇甫俊丽;如何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4 魏靖;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雪;兰州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李雨潼;促消费背景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宁;中等收入定位与人口度量模型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刘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解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9 田涛;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范玉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6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796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