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村社主导、农民组织化与农业服务规模化——基于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实践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7 05:15

  本文选题:农业社会化服务 + 服务规模化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小农家庭经营的现代化构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以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为代表的农业服务规模化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益探索。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共同的运作机制在于,村社组织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关键生产活动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再作为中介对接外部的农业服务主体,从而实现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其中的关键在于,村社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将分散的农民进行组织化,从而弥补小农家庭经营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又要发挥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而当前在农民意愿协调、村社统筹作用发挥和政府部门推动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直接制约了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推进。对此,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small peasant family management constitutes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actice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service represented by land trust and joint farming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mo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two modes is that the villag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tegrate the key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farmers to form a scale and then act as intermediaries to connect with the external agricultural service subj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services. The key is that village organization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organizing scattered farmers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small peasant families.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not only respect the will of farmers, but als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farmers' wishes, the role of village and community as a whole and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hich directly restricts the promotion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services. In this paper,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及其影响研究”(2662015QD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嵌入性发展研究”(16YJC840020)
【分类号】:F321.1;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长福;李云存;;农业服务公司服务农业[J];中国老区建设;2006年07期

2 ;农业服务促增收[J];上海农村经济;2012年08期

3 崔广;;优质服务只有被政府采纳才能产生巨大效益——谈谈为农业服务的几点体会[J];辽宁气象;1992年02期

4 郜永军 ,李元昌;加强农经管理为发展高效益农业服务[J];新农业;1992年10期

5 谷文晓;农业服务产业化初探[J];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刘希文,施忠,于永隆;强化体系 系列服务──汲浜乡农业服务深受农户欢迎[J];中国农技推广;1995年01期

7 ;“969155”农业服务热线[J];福建农业;2004年04期

8 王勇;怎样确保农民获得有效的农业服务[J];乡镇论坛;2005年11期

9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07期

10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J];资料通讯;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柏槐;;构建三大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服务功能[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羽中;;建设新型服务载体,创新为农服务机制——关于969155农业热线服务的实践和思考[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3 邹晓抒;;农民组织化问题初探——基于对黔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治平;王世龙;杜红卫;;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探讨——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蒋永甫;谢舜;;从村民委员会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以农民组织化发展为考察线索[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马艺轩;新农大全方位为我州农业服务[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3年

3 记者 陈永刚邋通讯员 胡云祥 陈华;全省首个“12316”农业服务热线开通[N];湖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艳涛;看农业服务浩荡跟进数字化[N];农民日报;2012年

5 王晓;农业服务企业要像农民一样思考[N];农民日报;2012年

6 苏报记者 胡佳逸;农业服务:老课题呼唤新做法[N];苏州日报;2012年

7 通讯员 黄桂红 陆新刚;孝南农业服务超市助农增收[N];湖北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马钧禹;打造农业服务升级版[N];兵团日报(汉);2013年

9 记者 姜月波 特约记者 马良平;增强农业服务功能[N];湖北日报;2007年

10 杨生成 唐U_瑜 本报记者 粟新林;超市也可买农业服务 太不可思议[N];成都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晓翠;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勇;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碧芬;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李伟花;国内外农业服务社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唐代清;河北省农民组织化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吴小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翘楚;黑龙江省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石菊常;农业市场化背景下的农民组织化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7 郭雅枫;农民组织化发展中的乡村精英角色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谢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9 袁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55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55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