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对策
本文选题:农作物 + 粮食 ; 参考:《经济地理》2017年09期
【摘要】:从产量特征的视角,在运用C-PAC模型(典型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贵州省1949—2013年种植结构演变主要驱动力的基础上,探讨种植结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贵州省60余年来农作物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其种植类型逐渐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但各类作物产量比重变化差异明显。其中,粮食作物中稻谷产量比重从1949年的58.40%下降至2013年的21.68%,蔬菜比重却提升至51.47%,水果产量占经济作物比重也增长至62.47%。(2)通过C-PCA耦合模型对贵州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分析得到,其主要驱动因子为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仓储运输业产值、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农业人口比重(累计贡献率达86.04%)。(3)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不仅需要在开展喀斯特地区种植结构适宜性评价的前提下,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山地特色高效种植业,还需完善农业仓储物流系统和城乡交通网络,为喀斯特地区特色高效生态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ield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the evolution of planting structure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1949 to 2013 by using C-PAC model (typic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lant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p yield in Guizhou Province has fluctuated and increased in the past 60 years, and the planting type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market-oriented type, but the proportion of crop yield varies significantly. Of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rice yield in grain crops decreased from 58.40% in 1949 to 21.68% in 2013, but the proportion of vegetables increased to 51.47, and the proportion of fruit to cash crops increased to 62.47%.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are the optimization of crop planting structure, such as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output value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is 86.04).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develop a market-oriented and efficient planting industry with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warehousing logistics system and the urban and rur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nder the premise of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lanting structure in karst area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nd high-efficiency ecological planting in karst area.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基金】: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CYS17182) 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计划(黔科合人才团队[2014]4014号)
【分类号】:F3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有;面对农业新形势 种植结构怎么调[J];吉林农业;2000年03期
2 黄洪;对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的几点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3 王德才;结构调整一抓就灵——龙塘镇屯坝村调整种植结构增效益[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0年05期
4 高玉军;;调整种植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农村.农业.农民;2000年01期
5 马实现;调整种植结构需要解决几个认识问题[J];河南农业;2001年06期
6 杨玉桂;调整种植结构浅议[J];上海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7 兴新 ,潘兴武;她尝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甜头[J];中国农垦;2002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湖北省发展优势产业 调整种植结构[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11期
9 贾宝山;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瓜菜生产[J];吉林农业;2005年02期
10 燕泽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难在何处[J];中国统计;199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勰婷;康绍忠;;一种含有模糊系数的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规划模型[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2 关树森;;调整种植结构是西藏农区奔小康的重要途径[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黄佩民;;种植结构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再谈“三元结构”种植问题[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4 裴宝琦;滕慧颖;齐玉志;;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优质专用作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5 杨引福;;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实施玉米优质工程[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6 杜余能;贾贤生;杨兵;;优化白湖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初步构想[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7 田俊兰;秦新敏;;河北省稳定棉花生产的对策[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东兴;刘军;燕兆昌;陈琳琳;;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农业产业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翠张玲;熊康宁;任晓冬;巍鹏;;喀斯特峰林盆地庭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示范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10 邹细霞;杜芳娟;;喀斯特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设计——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生态农业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学孟;调整种植结构莫入误区[N];中国特产报;2004年
2 记者 杨峻发;地区种植结构显现新格局[N];吐鲁番日报(汉);2013年
3 仲喜年;互助种植结构呈现“两降三增”新态势[N];海东时报;2013年
4 记者 康定银;调整种植结构 促进村貌改观[N];郑州日报;2006年
5 康亚强;六十铺村调整种植结构促农增收[N];白银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林岩;民乐村种植结构九年换四样[N];吉林日报;2009年
7 樊涛 张福林;柳河农场瓜菜优化种植结构[N];北大荒日报;2010年
8 李净芳 记者 王文辉;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科技含量[N];吉林日报;2011年
9 记者 韩馨仪;优化种植结构:农田“变戏法”农民获丰收[N];中国财经报;2012年
10 记者 宋世安;西线:黑河地区种植结构变化不大[N];期货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宝;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秀峰;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娟娟;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高明杰;区域节水型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廖银锋;喀斯特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良鲜;喀斯特地区参与式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罗平;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6 张霞;重庆市喀斯特地区聚落分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6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187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