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
[Abstract]:As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Hunan Provinc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has been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rge-scal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fore, many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se research results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effect in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Hunan Province as the core and focus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Hunan province. Logically, the paper defines the entry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then obtains the quantity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its transfer in Hunan province. Then it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urplus labor force on the rural income level and the urban-rural gap in Hunan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s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net income, and has also been obtained before 2007. This kind of transfer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fter 2007, with the deepening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the improvement and guarantee of migrant workers' wages and benefit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been narrowed. Of course, this paper uses the empirical method to obtain tha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conduciv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does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nan Provin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ome releva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Hun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小林;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J];湖南经济;2000年06期
2 李子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哪里转移?[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4期
3 戴振韬;温州市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验[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8期
4 伍瑛;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归宿[J];农业经济;2000年02期
5 周立新,范龙昌;再议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訾强;开发农村劳务市场 让农民有序流动增收——关于北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0年03期
7 吴峰,周发明,赵明;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刘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对策[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4期
9 晓伟;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3期
10 刘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J];学术界;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双元;董水生;李宏宇;;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建议[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梁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吴延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苌花荣;杜小军;罗亚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的分析[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杜易;;人力资本投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宏升;;发展劳务品牌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河北省为例[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晓津;;中国改革与城乡剩余劳动力:1978-2007[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媛媛;郭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汪小勤;;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吸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赖小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徐育才;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记者 刘长魁;前甸镇五项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N];抚顺日报;2007年
3 吕晋兴 申腊梅;古县六轮驱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临汾日报;2006年
4 任衍刚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N];山西政协报;2007年
5 记者 王科岩;托县1万余名农民脱离土地实现转移就业[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史保金;英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吴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N];农民日报;2008年
8 李军;新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N];永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智林;市府紧急部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玉溪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周振兴;科区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N];通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浚n\;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马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军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如;论社会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廖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慧;对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邢子英;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卢君;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徐文晔;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殷剑辉;天津市北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8 陈学红;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宋书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与吸纳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09年
10 王志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能问题探讨[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90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19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