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创新发展模式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30 08:35
【摘要】:[目的]城市农业与城市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劳动力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集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人口众多,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强烈,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农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三五"规划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方法]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访谈调研和文献调研等形式,分析了郑州市中心城区各种城市农业类型的发展现状,在补充市民食物供给、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丰富市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需求。[结果]计算了平面和立体上的城市农业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上的2.5万hm2耕地和58.35km2公共绿地,立体空间上的115万m2阳台农业发展空间、230万m2屋顶农业发展空间、2 300万m2墙体垂直农业发展空间。[结论]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郑州市应大力推进阳台农业和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引导规范休闲农园、屋顶农业和庭院农业模式,适量引进垂直农业、社区农园、植物工厂和公共绿化农业模式的建议,为促进郑州市城市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urban economy, ecology, society and culture is a solution to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labor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One of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living, ecology, demonstr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Zhengzhou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strong demand for urban agriculture.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determines it as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method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various urban agriculture types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Zhengzhou, in order to supplement the food supply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citizens. Enrich the life of citizen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ur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needs. [results] the urb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pace was calculated, including 25000 hm2 cultivated land and 58.35km2 public green space in plane space. 1.15 million m ~ 2 balcon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pace and 2.3 million m ~ 2 ro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pace o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re 23 million m ~ 2 wall vert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pace. [conclusion]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Zhengzhou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balcony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model, guide and standardize leisure agriculture garden, roof agriculture and courtyard agriculture mode, introduce proper amount of vertical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 agricultural garden. The suggestions of plant factory and public greening agricultural model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city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郑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调研课题“郑州市城市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查研究”
【分类号】: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荫;城市农业前景广阔[J];生态经济;2000年05期

2 杨海娟,周德翼;中国城市农业的供求基础与市场潜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2期

3 王彦;中国城市农业的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1年04期

4 闫以功,冯雷;论城市农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李恩庆;太原城市农业发展概述[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6 兰军;;国外城市农业的发展趋势[J];新农村;2002年03期

7 李向军;发展“城市农业”是兰州农业的必然选择[J];甘肃农业;2003年07期

8 兰君;;国外城市农业的主要特点与形式[J];新农村;2003年12期

9 金国峰;城市农业的发展机理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04期

10 郑锁平;太原应着力打造城市农业[J];山西农业;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奎良;刘守贞;曹体国;;烟台发展城市农业的思考[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2 王思军;任长庆;;SARS对城市农业园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刘玉祥;吕小相;;晋城市农业废弃资源及综合利用[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玲;兰州农业定位是城市农业[N];兰州日报;2004年

2 李小维;抓城乡统筹 促城市农业[N];兰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邹志鹏;城市农业,减贫绿化两相宜[N];人民日报;2012年

4 胡小兵;柏林:“城市农业”让种植更专业灵活[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于海燕 窦宁 记者 于凝;白城市农业十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N];吉林日报;2014年

6 王忠德;坚持“城市农业”发展方向[N];兰州日报;2005年

7 韩红新;“城市农业”要探索新路子[N];兰州日报;2005年

8 任勇恒;发展城市农业的实践和启示[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9 童理;城市农业公园规划建设有关问题探析[N];铜仁日报;2012年

10 孙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波特兰城市农业的规划经验[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沛园;城市农业公园的规划与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杨丛余;基于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城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王俊翔;面向商业空间的城市农业游戏化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4 王泽;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城市农业构建方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5 蔡嘉星;整合城市农业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初探[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6 王乙富;南通市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史克信;城市农业空间形态的历史发展对当代的启示[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8 王树华;诸城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韩伟青;诸城市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张田;城市农业活动与设计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2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12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