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土地“增值”对农民市民化实现的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06:25
【摘要】:农村土地的增值及其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测算农村土地增值对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的贡献,通过调查江苏省7市126个村的耕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三大地类的价值现状及区域差异,在拓展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基础上,测算农村土地价值变化对江苏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耕地经营价值如果从传统粮食生产型增长为高收益型,江苏农民市民化均衡实现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占现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可从90%降到56%,而耕地人均适度经营规模可从23.3亩降为5.7亩;三大地类的财产性价值每增长1 000元/人·年,可分化转移农民3%的城镇失业风险;此外,每1万农民市民化需占用耕地约502亩,而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每提高10%可降低约0.5%的耕地占用。优化情景模拟建议,江苏实现农民市民化均衡需保障农村人均经营耕地9.4亩,转移73.9%的农村人口。结论表明农村土地增值对农民市民化均衡的实现具有重要贡献,农地经营性和财产性收益的增加、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可显著降低农村转移人口规模、耕地占用数量,并抵御农村转移人口的失业风险,进而降低城镇化进程的成本,但促进农村土地增值与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还需解决诸多难题。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ment of rural land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farm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value statu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ultivated land, homestead and collective operating construction land in 126 villages in 7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on the basis of expanding the Todaro model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rural land valu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of farmers'citizenship in Jiangsu Province i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management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is increased from traditional grain production to high income,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that needs to be transferred to cities and towns in Jiangsu province can be reduced from 90% to 56%, while the moderate management scale of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can be reduced from 23.3 mu to 5.7 mu. For every 1,000 yuan per person year increase in the property value of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land, it can differentiate and transfer 3% of the urban unemployment risk of the peasants; in addition, every 10,000 peasants' urbanization needs to occupy about 502 mu of cultivated land. For every 10% increase of urban land conservation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level, 0.5%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can be reduced. The optimal scenario simulation suggested that Jiangsu should protect 9.4 mu of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and transfer 73.9%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o realize the equilibrium of farmers' urbaniza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rural land val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of peasants' citizenship. The increase of farmland management and property incom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urban land saving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cale of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is occupied, and the unemployment risk of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is resisted, and the cost of urbanization is reduced. However,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to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land value in rural area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farmers' citizenship.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与居民地域认知相关性研究(714031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土地资源效率提升能力与系统建设研究——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71233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发达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地域性认同的影响研究(13YJC630117)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金:离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地域性认同演化机理研究(SK2015008)
【分类号】:D422.6;F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俐;从社会角色转换看农民市民化[J];江南论坛;2004年04期

2 李长健;薛报春;;农民市民化──和谐社会发展之必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毛协铜;;宁波市失地农民市民化长效机制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4 王进;侯远志;;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5 郑晓东;;一个农民市民化过程较为平顺的社区——H市Z社区的经验与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柳博隽;;农民市民化需要“双向”联动[J];浙江经济;2008年08期

7 张莉萍;华静怡;;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的社会资本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史甲庆;尚春雅;;农民市民化的角色问题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陈广桂;孟令杰;;市民化中的农民与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

10 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增磊;;农民市民化中的问题及路径分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叶显东;熊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雷蕾;济宁市:关注“农民市民化”实现[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拉田;年内9万农民市民化[N];宝鸡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厉晓杭 海曙记者站 张黎升 许玉芬;农民市民化:一道待解的题[N];宁波日报;2013年

4 全国政协委员 钱学明;农民市民化两个关键问题[N];江淮时报;2013年

5 见习记者 陈婧;农民市民化需制度配套和产业支撑[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偠红礼;浅谈农民市民化的四个步骤[N];贵州日报;2013年

7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李强;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N];人民日报;2013年

8 整理 王平;“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N];东方城乡报;2014年

9 姜作培;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的重大举措[N];学习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康瑶 实习生 马金花;农民市民化,路才走了一半[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于宏;社会资本对异质性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3 杨风;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芹;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赖代煌;困境与超越:体制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帅启梅;社区发展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深层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滕学琴;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尤燕芳;无锡实施“两置换一转化”推动农民市民化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孟江东;我国农民市民化面临的三大变迁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8 管建华;合肥市中心社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董大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宁慧;“镇改街道”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65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65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