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临澧县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4 08:11
【摘要】:油茶是我国的一种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种植与栽培历史已有2300年以上,目前广泛分布于湖南、江西、广西等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4个省(区、市),共有种植面积约4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约100万吨,年产茶油约为26万吨。茶油除了可直接供食用之外,还可以加工成为洗发护肤、医药化工、玻璃制造、饲料农药等高附加值产品,新中国建国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油茶产业一直发展不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油茶的价值逐渐被发现,近些年来,国家和油茶种植地方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临澧县是湖南省油茶种植重点县,临澧县的油茶产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首先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阐述了相关理论,接着全面分析了临澧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本文全面阐述了湖南临澧县的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机遇,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临澧县油茶产业的比较优势。再次,对油茶产业的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分析了湖南省其他县市油茶产业发展概况及启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临澧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提高生产水平,发展精深加工;强化技术服务,促推规模经营;培育特色品牌,提升综合效益;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目标考核;规范奖励扶持,强化政策支撑。
[Abstract]:Camellia oleifera is a unique woody edible oil species in China. It has been planted and cultivated for more than 2300 years. At present, 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Hunan, Jiangxi, Guangxi and 14 provinces (regions, citie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ith a total planting area of about 45 million mu. The annual output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s is about 1 million tons and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tea oil is about 260000 tons. Tea oil can also be processed into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such as shampoo, chemical industry, glass manufacture, feed pesticide and so 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has not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nd people's pursuit of healthy life, the value of Camellia oleifera has been gradually found.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and the local of Camellia oleifera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Has greatly mobilized the social each aspect develops the camellia industry enthusiasm. Linli County is the key county of Camellia oleifera cultivation in Hun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 the theory of 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 selection,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Linli County is analyzed. Secondl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all kinds of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Linli County, Huna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Linli Count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irdly,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other counties of Hunan Province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Linli County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production level, to develop deep processing, to strengthen technical services, to promote scale management, to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brands, 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o strengthen market supervision,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n Linli County. Improve target assessment; standardize incentives and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智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J];农村百事通;2004年16期

2 汪维勇;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3 邹宽生;;入世后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5期

4 雍爱玲;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广阔[J];农技服务;2005年08期

5 冯继福,胡伟;对安徽油茶产业名牌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6 ;油茶助农民增收[J];福建农业;2005年04期

7 黄春元;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8 王奇;;发展油茶产业前景看好[J];农村新技术;2006年02期

9 柏方敏;何志高;;油茶盛开致富花[J];湖南林业;2006年05期

10 彭建桃;;茶陵县增加油茶效益的主要措施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霍宝民;谷留杰;翟文继;臧建立;;河南油茶产业化资源培育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德明;王绿林;曾广林;;襄樊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苏荣;张津平;黄福平;;对促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黔东南州政府油茶产业发展调研组;蒲祖银;;关于我州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雅鹏;刘雪芬;吴娟;;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6 ;安徽省油茶产业协会[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穆姝慧;孙承文;桂房红;蒋立科;;对目前我国油茶科学研究战略的刍议[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谭晓风;;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10 文会中;;做大做强湖南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霞 傅仁斌;杂交油茶产量高[N];湖南科技报;2005年

2 ;油茶产业规划“1155”工程[N];江西日报;2005年

3 黄晓彬 刘彦;红山油茶结“金果” 规模种植创效益[N];闽西日报;2005年

4 张梅 龚良明 本报记者 胡应翔;江西冒出个油茶产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蒋能清;耒阳油茶产业显露“尖尖角”[N];衡阳日报;2006年

6 江林;江西加快发展油茶产业[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袁海明 (作者系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五方面下工夫发展高产油茶产业[N];宜春日报;2007年

8 王志凌;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N];福建日报;2007年

9 胡青松邋洪鸣;江西油茶产业获财政重点扶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李晚成邋张志勇;政策利好助推油茶产业奔向“春天”[N];江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军;油茶低磷适应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周裕新;油茶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炜;普通油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其北缘不同生境的响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张鑫;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曾艳玲;油茶种仁糖酵解途径解析及醛缩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锦林;油茶耐弱光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谢一青;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张国武;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雪罡;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冯士令;9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汤佳;油茶果实发育及成熟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郑灏;不同套种模式下油茶幼林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李珍;营造油茶林的效益及风险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钟官平;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林江箫;油茶蒲皂素的高效提取分离及其系列产品功能评价[D];福州大学;2014年

8 杨少燕;基于叶幕微气侯分析的油茶整形修剪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徐金粮;浏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朱广飞;油茶果脱蒲机的研制及其工艺参数优化试验[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6年



本文编号:2269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69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