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上海地区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21:18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核心以来,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以养殖池塘为主的淡水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池塘养殖业提供给人类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优质蛋白质需求,还提供农(渔)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池塘养殖还提供气候调控、空气调节、游憩文化服务等不可忽视的非市场价值。这些非市场价值一直以来作为公共物品服务于社会大众,而这些价值的提供者却未得到应有的补偿。上海地区已出台系列生态补偿政策法规,主要涉及基本农田、水源地、林地等,对于池塘养殖生态补偿方面关注还不够。因此,对上海地区池塘养殖生态补偿进行研究,对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促进池塘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地区推进池塘养殖的必要性分析及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实施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发现池塘养殖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有很强的必要性,而池塘养殖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已有的政策措施之间相比,二者间差距较大;池塘养殖生态补偿已有的相关政策和基本农田、水源地、林地三者相比还较为缺乏。笔者认为产生如此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相关的学术研究还不够;池塘养殖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池塘养殖户的切实需求未受到应有的关注。经总结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池塘养殖户需求的关注度不够。为了解池塘养殖户的需求及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本研究以抽样入户方法采集了上海地区池塘养殖户相关数据,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行为,研究影响养殖户参与生态补偿行为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户愿意参与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的比重为88.98%,占绝大部分;而生态补偿参与意愿主要受选取生计资本中受教育程度、养殖池塘面积、耕地面积、水产品价值量、家庭固定资产、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获得贷款机会、家庭中有无村乡镇(及以上)政府部门工作成员、是否参加水产养殖行业组织或协会合作社、对周围人信任程度、所在村里亲戚数量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养殖池塘面积、水产品价值量、家庭固定资产、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周围人信任、所在村亲戚数量这七个因素对养殖户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耕地面积、获得贷款机会、家庭中有无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参加协会合作社这四个因素对养殖户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参补意愿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448、0.956、3.111、2.970,发生比为11.565、2.601、22.443、19.492;受自然资本负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861,发生比为0.423。在分析了上海地区推进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政策实施现状,了解池塘养殖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后,笔者紧接着基于团队前期关于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测算数据,对池塘养殖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如下设计:食物供给服务的补偿主体为水产品购买者,补偿客体为养殖生产者,补偿方式为市场化交易,补偿额度由市场决定;空气调节服务的补偿主体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偿客体为养殖生产者,补偿方式为政府补贴及碳交易市场,补偿额度约5000元?hm-2?a-1;气温调控服务的补偿主体为市级及区级政府,补偿客体为养殖池塘所有者,补偿方式为政府补偿,补偿额度约20000元?hm-2?a-1;文化休憩服务补偿的主体为邻近区域及上海市居民,补偿客体为养殖生产者、从事渔业休闲活动相关服务工作的当地居民及政府,补偿方式为市场补偿;政府给予扶持政策等间接补偿,补偿额度为通过游钓者按每公斤20-24元的价格以市场机制进行补偿;环境成本的补偿主体为地方政府,补偿客体为养殖生产者(若污染权被界定给养殖者);下游地区和水产品消费者(若产权被界定给下游地区和水产品消费者),补偿方式为政府补偿,补偿额度为若污染权被界定给养殖者,获得大于2000元?hm-2?a-1。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池塘养殖生态补偿的实施有很强的必要性,相关管理部门及政策制定者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池塘养殖生态补偿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及实施对象为池塘养殖户,由此,要制定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促进池塘养殖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则应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同时考虑池塘养殖户的参与意愿及资本结构,在补偿政策上可以针对不同养殖户特性差别化设计,从而保证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成本最小化,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1)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融资体制,充分完善渔业保险及社会信用体系。(2)提供养殖生产者培训,提高养殖户文化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3)转型提升传统养殖业,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政策。(4)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管体制。(5)加强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的参与意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4.3;F3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梅;闵庆文;李文华;甄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J];生态学报;2007年10期

2 张翼飞;陈红敏;李瑾;;应用意愿价值评估法,科学制订生态补偿标准[J];生态经济;2007年09期

3 侯宝锁;傅建详;;生态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4 蒋良勇;邹冬生;胡长青;李林;薛伟;;对完善生态补偿体系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1期

5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6 谢维光;陈雄;;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7 郭建卿;靳乐山;;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8 李晓光;苗鸿;郑华;欧阳志云;;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9年08期

9 冯艳芬;刘毅华;王芳;杨木壮;;国内生态补偿实践进展[J];生态经济;2009年08期

10 王伟;段建南;贾宁凤;孙利青;;土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贤金;;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俊威;吕惠进;;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严力蛟;;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谢维光;陈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文华;;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本太;生态补偿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赵凡;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纳入国家试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4 阮晓琴;环保总局将在四领域试点生态补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记者 陈浩;环保总局:四个重点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商务时报;2007年

6 顾瑞珍邋丁冰;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郑晓波;我国将在四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证券时报;2007年

8 记者 王立忠;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N];铁岭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琦;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立洪;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及其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胡小飞;生态文明视野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余璐;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D];暨南大学;2009年

5 金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尤艳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田民利;基于区域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云聪;生态补偿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林燕;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楚乔;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梅;我国生态补偿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09年

5 郑麒;基于宁波余慈地区统筹规划的生态补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劲松;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晓静;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女杰;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78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278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