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广安市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发布时间:2017-03-19 00:05

  本文关键词:广安市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而对于拥有世界人口近六分之一的我国,危机显得尤为明显,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寻找一个快速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途径势在必行。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它的开发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耕地现状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为例,对现有的耕地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耕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ArcGIS的3D分析、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提取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指标信息,并对指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开发潜力,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计算和综合评价,得出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总量、类型、潜力等级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为415.25 hm~2,主要分布在光辉乡、代市镇和护安镇;(2)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由裸地、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构成,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6.25%、49.96%、3.79%;(3)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面积198.56 hm~2,二级面积160.21hm~2,三级面积56.48 hm~2;(4)在前锋区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3个等级中:裸地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72.18 hm~2,69.91 hm~2,49.97 hm~2;内陆滩涂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122.79 hm~2,82.92 hm~2,1.76 hm~2;其他草地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3.59 hm~2,7.38 hm~2,4.75 hm~2。
【关键词】:耕地 后备资源 潜力评价 前锋区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14-15
  • 1.5 研究课题来源15-16
  • 第2章 耕地后备资源及其理论基础16-20
  • 2.1 耕地16-17
  • 2.2 耕地后备资源17-18
  • 2.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18-19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18
  • 2.3.2 人地关系理论18-19
  • 2.3.3 土地的稀缺原理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耕地资源现状20-32
  • 3.1 前锋区概况20-25
  • 3.1.1 行政区划20-21
  • 3.1.2 地势地貌21
  • 3.1.3 气候特征21
  • 3.1.4 资源概况21-24
  • 3.1.5 经济概况24-25
  • 3.2 耕地资源现状25-28
  • 3.2.1 耕地资源利用结构25-28
  • 3.2.2 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28
  • 3.3 耕地后备资源概况28-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32-41
  • 4.1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影响因素分析32-34
  • 4.2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的基本原则34-35
  • 4.3 评价指标选取35-36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6-39
  • 4.5 潜力评价等级划分39
  • 4.6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思路39-40
  • 4.7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41-63
  •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41
  • 5.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41-43
  • 5.3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43-46
  • 5.4 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46-54
  • 5.5 潜力评价及结果分析54-61
  • 5.5.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54-57
  • 5.5.2 评价结果分析57-61
  • 5.6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议61
  • 5.7 本章小结61-63
  • 结论与讨论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68-69
  • 附录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霞,臧上海,介长春;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性供应初探——以鹤壁市为例[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2 闫雪松,周世烨;耕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国土资源;2004年03期

3 高宏林;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与效益分析[J];安徽科技;2004年06期

4 刘孝宝,邓良基,高吉喜,孙静;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J];山地学报;2004年03期

5 郭棣;黔西北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及可持续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6 王庆日;黄葆明;余振国;;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3期

7 李翔业;;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8 陈昱;陈银蓉;马文博;;湖北省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的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年20期

9 王薇;商梅;;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J];吉林农业;2010年11期

10 冯雪;刘英丹;李迪;;保护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的发展建议与措施[J];吉林农业;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s

本文编号:255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55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