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绿色生态转型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0 14:10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推进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绿色生态转型,进而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本文选取可比性强、借鉴价值较大的日韩两国为参照,并在农业支持情况、绿色发展水平和未来政策改革的空间等多方面进行了中日韩三国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日韩两国,我国的农业支持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环保导向淡化,在此农业支持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偏低,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这为我国推进增产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绿色生态转型提供了较大的改革空间。基于上述比较和发现,本文提出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优化农业支持结构、强化农业环境保护和鼓励涉农企业"走出去"等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0年~2018年中日韩三国PSE/TSE
面源污染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农业环境问题。[9,10]其中,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因素,农业碳排放则构成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分。[11,12]农药、化肥和农业碳排放常被用作表征农业污染状况的指标。本文即通过将上述指标进行纵向比较以及同日韩两国做横向比较,分析我国目前的农业污染状况。作为生物化学类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形式,为了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获得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策略长期以来被中日韩农业生产者采纳。图2数据显示,21世纪初期,中日韩三国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处在相似水平,日本和韩国作为两个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农药施用量则大幅度高于中国。随着日韩两国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两国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相反,中国的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则逐年递增。2008和2009年,中国的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超过日韩两国。之后,中国和日韩两国单位面积施用农药和化肥量的差距逐年增大。农药和化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产量,但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农药残留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近年来,虽然中国农药和化肥施用情况有改善的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高的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本身反过来又受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碳排放是指农业种养过程中,资源(能源)投入使用、种养生长过程及各类废弃物处理所产生的排放活动。[1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类,农业碳排放来源主要有资源(能源)排放、自然源排放和废弃物处理排放。其中,资源(能源)排放主要包括农业化学制品生产使用及农业机械动力消耗能源带来的直接间接排放;自然源排放主要包括水稻种植、动物反刍排放及农业播耕直接释放有机碳等;废弃物处理排放主要包括秸秆焚烧及动物粪便处理等带来的排放。[14]2015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停止新增碳排放。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必须相应降低,但就目前数据看,农业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从农业碳排放量角度看,1990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日韩两国则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单位面积耕地产生的碳排放方面,中国始终高于日韩两国。虽然韩国的单位面积耕地碳排放量也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近年来其下降趋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以来,日本的单位面积耕地碳排放量持续下降。从农业碳排放源角度看,中日韩三国的农业碳排放源有很大不同。2000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源主要来自合成和使用化肥、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和粪肥管理及残留,三者合计占比约为75%~80%。其中,合成和使用化肥产生的碳排放量逐年递增,占比从2000年的28%逐渐增长到2016年的34%,这源于中国化肥生产量和施用量逐年增长。同一时期的日本和韩国,其农业碳排放量则主要来自自然源排放,包括水稻栽培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类碳排放和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及其粪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这与日韩两国日常食用大米和畜牧业发达有关。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碳排放量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农业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与中日韩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更加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方向与中国的未来选择[J]. 马红坤,孙立新,毛世平.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4)
[2]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绿色转型轨迹及其对我国政策改革的镜鉴[J]. 马红坤,曹原,毛世平. 农村经济. 2019(03)
[3]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 于法稳.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4]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 魏后凯.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5)
[5]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J]. 王宝义. 调研世界. 2016(09)
[6]演进轨迹、困境摆脱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J]. 叶兴庆. 改革. 2016(06)
[7]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J]. 陈锡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16(15)
[8]实现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考[J]. 于法稳. 生态经济. 2016(04)
[9]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J]. 闵继胜,孔祥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新形势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与其他粮食主产国的比较——基于世界粮食安全指标(GFSI)分析[J]. 田甜,李隆玲,武拉平. 世界农业. 2015(12)
本文编号:3276061
【文章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0年~2018年中日韩三国PSE/TSE
面源污染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农业环境问题。[9,10]其中,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因素,农业碳排放则构成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分。[11,12]农药、化肥和农业碳排放常被用作表征农业污染状况的指标。本文即通过将上述指标进行纵向比较以及同日韩两国做横向比较,分析我国目前的农业污染状况。作为生物化学类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形式,为了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获得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策略长期以来被中日韩农业生产者采纳。图2数据显示,21世纪初期,中日韩三国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处在相似水平,日本和韩国作为两个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农药施用量则大幅度高于中国。随着日韩两国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两国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相反,中国的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则逐年递增。2008和2009年,中国的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超过日韩两国。之后,中国和日韩两国单位面积施用农药和化肥量的差距逐年增大。农药和化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产量,但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农药残留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近年来,虽然中国农药和化肥施用情况有改善的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高的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本身反过来又受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碳排放是指农业种养过程中,资源(能源)投入使用、种养生长过程及各类废弃物处理所产生的排放活动。[1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分类,农业碳排放来源主要有资源(能源)排放、自然源排放和废弃物处理排放。其中,资源(能源)排放主要包括农业化学制品生产使用及农业机械动力消耗能源带来的直接间接排放;自然源排放主要包括水稻种植、动物反刍排放及农业播耕直接释放有机碳等;废弃物处理排放主要包括秸秆焚烧及动物粪便处理等带来的排放。[14]2015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停止新增碳排放。要实现这一减排目标,中国农业碳排放量必须相应降低,但就目前数据看,农业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从农业碳排放量角度看,1990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日韩两国则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单位面积耕地产生的碳排放方面,中国始终高于日韩两国。虽然韩国的单位面积耕地碳排放量也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近年来其下降趋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以来,日本的单位面积耕地碳排放量持续下降。从农业碳排放源角度看,中日韩三国的农业碳排放源有很大不同。2000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源主要来自合成和使用化肥、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和粪肥管理及残留,三者合计占比约为75%~80%。其中,合成和使用化肥产生的碳排放量逐年递增,占比从2000年的28%逐渐增长到2016年的34%,这源于中国化肥生产量和施用量逐年增长。同一时期的日本和韩国,其农业碳排放量则主要来自自然源排放,包括水稻栽培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类碳排放和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及其粪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这与日韩两国日常食用大米和畜牧业发达有关。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碳排放量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农业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与中日韩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更加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方向与中国的未来选择[J]. 马红坤,孙立新,毛世平. 现代经济探讨. 2019(04)
[2]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绿色转型轨迹及其对我国政策改革的镜鉴[J]. 马红坤,曹原,毛世平. 农村经济. 2019(03)
[3]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 于法稳.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5)
[4]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J]. 魏后凯.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5)
[5]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J]. 王宝义. 调研世界. 2016(09)
[6]演进轨迹、困境摆脱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J]. 叶兴庆. 改革. 2016(06)
[7]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J]. 陈锡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16(15)
[8]实现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考[J]. 于法稳. 生态经济. 2016(04)
[9]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进展[J]. 闵继胜,孔祥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新形势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与其他粮食主产国的比较——基于世界粮食安全指标(GFSI)分析[J]. 田甜,李隆玲,武拉平. 世界农业. 2015(12)
本文编号:3276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7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