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老龄化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2 13:0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阻碍现代农业发展。为研究菜农老龄化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以甘肃省榆中县蔬菜种植户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探析老龄菜农与非老龄菜农的生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老龄菜农体力劳动能力不足,搬运能力差、轻便机械应用多;蔬菜生产经验丰富,但新品种和新技术接受意愿低、病虫害处理能力低;生产投入偏低、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据此,应通过推广简便易用机械、鼓励土地流转、培育新型职业菜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破解菜农老龄化对蔬菜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菜农运输工具选择比较
榆中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其中夏官营镇位于中部川塬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土地细碎化严重,各类运输工具难以直接到达田间,主要依靠人力搬运农用物资与蔬菜,因而劳动力数量尤其是其体力状况直接影响蔬菜的顺利生产[3]。实际中,为提高效率、减少损耗,菜农主要使用重约5 kg、钢铁焊接的菜篮转运农用物资与蔬菜。一般而言,菜农均可承受约35 kg的蔬菜重量,除去菜篮重量,菜农平均每次可转运30 kg蔬菜。菜农蔬菜运输重量如图1所示。调查显示,老龄菜农中能够转运30 kg以上者仅占同龄菜农的5%,而非老龄菜农中57.75%以上均能搬运超过30 kg的蔬菜。在蔬菜产出旺季,蔬菜日产量最低约6 000 kg/hm2,若仅靠人工转运,按30 kg/次 计算,至少需要转运462次,对菜农体力要求高。受此影响,70%的被调查老龄菜农表示,因体力不足欲减少甚至退出蔬菜种植。此外,伴随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机应用日益普遍,但在蔬菜生产中,受作物种类与地形限制,广泛使用的主要是运输类机械,其他种植、收获类机械应用少[4]。如图2,在使用动力机械方面,37.50%的老龄菜农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力架子车运输物资,57.50%的老龄菜农使用较为省力的电动车,而56.34%的非老龄菜农主要采用柴油类机械。一般而言,人力架子车承载量约100 kg/车,电动车为250 kg/车,柴油机则为1 000 kg/车,承载量远超电动车、架子车,不仅节省时间,更降低运输成本,但由于柴油机操作需专门技能、发动需消耗体力,因此老龄菜农更倾向于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的运输工具。
新品种、新技术有助于丰富蔬菜种类、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量[5]。如图3所示,57.50%老龄菜农不愿接受新品种,40.00%的愿意看过效果后再接受,新品种接受意愿低。相比较,非老龄菜农中不愿接受蔬菜新品种的仅为5.63%,71.13%的愿意看过效果后接受,接受意愿高于老龄菜农。如图4所示,关注新科技方面,受文化水平与新事物接受能力影响,老龄菜农智能手机使用少,兼之农村广播使用减少,97.50%的老龄菜农不太关注新科技,但非老龄菜农中,66.20%的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渠道关注新科技,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多。图4 菜农关注新科技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以榆中县高原夏菜发展为例[J]. 孟好毓,邵旭平,黄得志. 甘肃农业. 2019(12)
[2]榆中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J]. 孙彦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7)
[3]浅析蔬菜机械化应用与发展趋势[J]. 吴瑞莲,徐敏. 农业装备技术. 2019(03)
[4]设施蔬菜种植开沟机的设计与试验[J]. 戴有华,刘永华,吴玉娟,陈秀珍,刘旭.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5)
[5]农机生产性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来自山东与江苏的实践[J]. 吴萍,刘小伟,吴迪,赵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3)
[6]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与战略路径[J]. 陆杰华,沙迪.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7]基于健康路径选择视角的我国农民福利效应研究[J]. 刘畅.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9)
[8]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的实证研究[J]. 乔志霞,霍学喜,张宝文. 经济经纬. 2018(05)
[9]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来自长江流域六省农户数据的验证[J]. 杨志海. 中国农村观察. 2018(04)
[10]现代农业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构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陈景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02)
本文编号:3279961
【文章来源】: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41(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菜农运输工具选择比较
榆中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其中夏官营镇位于中部川塬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土地细碎化严重,各类运输工具难以直接到达田间,主要依靠人力搬运农用物资与蔬菜,因而劳动力数量尤其是其体力状况直接影响蔬菜的顺利生产[3]。实际中,为提高效率、减少损耗,菜农主要使用重约5 kg、钢铁焊接的菜篮转运农用物资与蔬菜。一般而言,菜农均可承受约35 kg的蔬菜重量,除去菜篮重量,菜农平均每次可转运30 kg蔬菜。菜农蔬菜运输重量如图1所示。调查显示,老龄菜农中能够转运30 kg以上者仅占同龄菜农的5%,而非老龄菜农中57.75%以上均能搬运超过30 kg的蔬菜。在蔬菜产出旺季,蔬菜日产量最低约6 000 kg/hm2,若仅靠人工转运,按30 kg/次 计算,至少需要转运462次,对菜农体力要求高。受此影响,70%的被调查老龄菜农表示,因体力不足欲减少甚至退出蔬菜种植。此外,伴随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机应用日益普遍,但在蔬菜生产中,受作物种类与地形限制,广泛使用的主要是运输类机械,其他种植、收获类机械应用少[4]。如图2,在使用动力机械方面,37.50%的老龄菜农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力架子车运输物资,57.50%的老龄菜农使用较为省力的电动车,而56.34%的非老龄菜农主要采用柴油类机械。一般而言,人力架子车承载量约100 kg/车,电动车为250 kg/车,柴油机则为1 000 kg/车,承载量远超电动车、架子车,不仅节省时间,更降低运输成本,但由于柴油机操作需专门技能、发动需消耗体力,因此老龄菜农更倾向于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的运输工具。
新品种、新技术有助于丰富蔬菜种类、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量[5]。如图3所示,57.50%老龄菜农不愿接受新品种,40.00%的愿意看过效果后再接受,新品种接受意愿低。相比较,非老龄菜农中不愿接受蔬菜新品种的仅为5.63%,71.13%的愿意看过效果后接受,接受意愿高于老龄菜农。如图4所示,关注新科技方面,受文化水平与新事物接受能力影响,老龄菜农智能手机使用少,兼之农村广播使用减少,97.50%的老龄菜农不太关注新科技,但非老龄菜农中,66.20%的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渠道关注新科技,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多。图4 菜农关注新科技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以榆中县高原夏菜发展为例[J]. 孟好毓,邵旭平,黄得志. 甘肃农业. 2019(12)
[2]榆中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情况及今后发展思路[J]. 孙彦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7)
[3]浅析蔬菜机械化应用与发展趋势[J]. 吴瑞莲,徐敏. 农业装备技术. 2019(03)
[4]设施蔬菜种植开沟机的设计与试验[J]. 戴有华,刘永华,吴玉娟,陈秀珍,刘旭.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5)
[5]农机生产性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来自山东与江苏的实践[J]. 吴萍,刘小伟,吴迪,赵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3)
[6]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与战略路径[J]. 陆杰华,沙迪.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7]基于健康路径选择视角的我国农民福利效应研究[J]. 刘畅.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9)
[8]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陕、甘745个苹果户的实证研究[J]. 乔志霞,霍学喜,张宝文. 经济经纬. 2018(05)
[9]老龄化、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来自长江流域六省农户数据的验证[J]. 杨志海. 中国农村观察. 2018(04)
[10]现代农业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构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陈景红.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02)
本文编号:3279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7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