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人地矛盾极其尖锐,面临着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要注重对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仁怀市作为典型喀斯特地区代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是农用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有助于科学分析整治潜力大小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缓解区域人地矛盾和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仁怀市实际情况构建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由层次分析法(AHP)和BP人工神经网络(ANN)综合确定,最终建立加权综合指数模型测算出仁怀市各评价单元对应农用地整治综合潜力指数。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差异分析,探讨了农用地整治潜力差异形成原因和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影响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大小的最大限制性因子为石漠化强度,在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值大小依次为:非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典型喀斯特区。(2)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分析显示:Global Moran’s I=0.2800,表明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潜力分布在局部上存在集聚效应。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潜力高值分别在仁怀市南部和北部形成“高—高”集聚,北部沿三合镇、大坝镇和二合镇形成自北向南的集聚条带,南部则在茅坝镇境内形成“西北—东南”向集聚核心。潜力低值分别在仁怀市行政区边缘地带形成“低—低”集聚区。(3)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在空间形态和方向上均存在变异性,其变异是受宏观地形地貌等结构性因素控制的。克里金空间插值显示:农用地整治潜力在空间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变异性,潜力以高值集聚区为核心,由大到小依次向外围扩散,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潜力变异存在一定方向性,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潜力值在南北方向上呈“高—低—高”分布格局,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低—高—低”分布态势;在垂直方向上潜力值随海拔上升而减小。地统计分析显示:农用地整治潜力半变异函数模型参数中空间结构比率C0/(C0+C)=0.203370.25,属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且潜力评价结果与宏观地形因子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最后在综合分析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对潜力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和分区:(1)将潜力评价结果分成五个等级,从Ⅰ级潜力到Ⅴ级潜力,综合潜力指数依次减小。其中Ⅴ级潜力内部综合潜力指数离散程度最大,涉及耕地面积最小;Ⅱ级潜力内部综合潜力指数离散程度最小,涉及耕地面积最大。(2)将仁怀市农用地分成五个整治分区,并初步提出各整治分区整治方向。
【关键词】:GIS 农用地整治 潜力评价 潜力分级 仁怀市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2;P20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2.3 文献综合评述17-18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8-21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1.3.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9-21
- 1.4 数据来源21-22
- 2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2-26
- 2.1 相关概念界定22-23
- 2.1.1 土地整治22
- 2.1.2 农用地整治22-23
- 2.1.3 农用地整治潜力23
- 2.1.4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23
- 2.2 理论基础23-26
- 2.2.1 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23-24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24
- 2.2.3 区位理论24
- 2.2.4 地域分异理论24-25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25-26
- 3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格局26-38
- 3.1 仁怀市地理位置26-27
- 3.2 仁怀市自然概况27-29
- 3.2.1 地质地貌27-28
- 3.2.2 气候水文28
- 3.2.3 土壤植被28-29
- 3.3 仁怀市社会经济状况29-30
- 3.4 仁怀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30-35
- 3.4.1 土地利用现状30-32
- 3.4.2 农用地利用现状32-35
- 3.5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必要性分析35-38
- 3.5.1 土地供需状况35-36
- 3.5.2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36
- 3.5.3 土地景观格局36-38
- 4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38-57
- 4.1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38-47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8
- 4.1.2 指标确定方法38-39
- 4.1.3 指标体系构建39-47
- 4.2 权重确定方法47-55
- 4.2.1 层次分析法(AHP)47-50
- 4.2.2 BP人工神经网络(ANN)50-54
- 4.2.3 综合权重54-55
- 4.3 建立评价模型55-57
- 5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差异分析57-69
- 5.1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总体描述57-60
- 5.1.1 评价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57
- 5.1.2 农用地整治潜力大小影响因素分析57-58
- 5.1.3 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整治潜力大小58-60
- 5.2 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格局分析60-63
- 5.2.1 总体空间格局分析60-61
- 5.2.2 局部空间格局分析61-63
- 5.3 农用地整治潜力空间变异分析63-69
- 5.3.1 数据正态性检验64-65
- 5.3.2 半变异函数模型选择65-67
- 5.3.3 农用地整治潜力克里金插值67-69
- 6 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与分区69-80
- 6.1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69-73
- 6.1.1 分级阈值的选取69-70
- 6.1.2 综合潜力指数分级70-73
- 6.2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73-80
- 6.2.1 分区原则及方法73-75
- 6.2.2 各分区潜力结构75-77
- 6.2.3 各分区潜力分布及整治方向77-80
- 7 结论与讨论80-83
- 7.1 主要结论80-81
- 7.2 讨论81-83
- 参考文献83-88
- 附表88-96
- 致谢96-97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97-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强;张蕾娜;宋艳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与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2 肖山;马巨革;;农用地等别成果区域内可比的控制技术[J];华北国土资源;2003年06期
3 赵淑琴,夏玉杰,苏国英;当前我国农用地估价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4期
4 陈荣清,纪昌品;关于农用地“完全价值”——也谈农用地价值模式构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2期
5 李开忠,彭贤伟,吴琳娜,姜英;贵州喀斯特地区农用地估价问题研究——以贵州花峡谷地区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杨建波;王国强;王莉;;农用地等级价关联探讨——以南阳市等内划级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2期
7 崔丽;许月卿;;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8 李强;苏强;赵烨;郧文聚;孙雷;李武艳;李天杰;;基于土地产能的城郊农用地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9 肖晓锵;;鹿城区全面完成集体农用地所有权登记工作[J];浙江国土资源;2008年01期
10 刘超;王翠欣;李国宁;;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起;;农用地利用评价与提升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燕群;徐建华;;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燕群;徐建华;蒙吉军;;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星怡;杨子生;;我国农用地若干节地模式的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李蔓;;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韩素卿;;河北省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邱龙霞;;国内外农用地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星怡;杨子生;;我国农用地若干节地模式的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0 崔宇;雷海平;吴跃民;;湖南省农用地等别平衡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魏如松;童石军委员建议: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农用地普查[N];海南日报;2011年
2 浙江省兴化市昌荣国土资源所 周春山;加强设施农用地批后监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3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王江 向琰;我市过半农用地处于清洁状态[N];宁波日报;2013年
4 记者 周楚军;我国建立农用地等级估价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王海坤;中国农用地等级估价体系建立[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我市初步构建农用地等别体系[N];重庆日报;2007年
7 河南省西峡县天平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王强;国有农用地取得方式影响评估价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吕辉;53县市区农用地开始定级估价[N];云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高文;我国建立农用地等级估价体系[N];农民日报;2005年
10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全国农用地(耕地)分等十年砺剑结硕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穆向丽;农用地使用权征用的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贵国;四川省农用地类型区划分及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于斌;农用地健康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聂艳;耕地质量评价的模型方法与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夫平;规划前期县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慧敏;农用地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孙景璐;河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刘明香;农用地流转价格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颖;山地土地资源评估及土地利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津;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用地流转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龙凤;基于安全利用评价的镉超标农用地地类转换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白乔丽;基于GIS和DEA方法的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李亚楠;我国农用地用途管制失灵原因解析[D];郑州大学;2015年
10 燕雪艳;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仁怀市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