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活力度评价的镇村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左卫镇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5 05:56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迎合镇村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促进镇域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选取原煤炭物流小镇左卫镇为例,利用Python平台在对相关文献分词提取基础上归纳出经济水平、设施条件、人口现状、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5个活力维度12个活力因子,构建镇村潜在活力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评价法辅以纳尔逊分类法的组合分析方法,将左卫镇33个行政村分类为综合优势提升型、区位交通带动型、特色资源基底型、特色资源挖潜型、保留发展整治型以及重点改造搬迁型六类,根据分类结果提出镇村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左卫镇村分布图
Python词频提取统计
潜在活力度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空间重构与镇村联动——以贵州朱砂古镇和千户苗寨为例[J]. 熊正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J]. 杨园园,臧玉珠,李进涛. 地理研究. 2019(03)
[3]基于MCR和多因素评价的辽宁省农村居民点调控分区[J]. 肖展春,危小建,文莹,赵英慧,陈竹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4]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分类评估与空间格局特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王岱霞,施德浩,吴一洲,陈前虎.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2)
[5]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相关理论研究述评[J]. 罗雅丽,张常新,刘卫东,吴泽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6]镇村体系网络化规划研究——以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乡为例[J]. 覃永晖,彭保发,王晶. 经济地理. 2014(09)
[7]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分析与实证[J]. 覃永晖,王晶,韩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3)
[8]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J]. 袁媛,王仰麟,马晶,魏海,彭建.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1)
[9]基于AHP和GIS的中心村建设选址研究——以巩义市西村镇为例[J]. 张艳粉,刘科问,陈伟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3)
[10]中心村选择中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陈山山,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2)
本文编号:3343988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左卫镇村分布图
Python词频提取统计
潜在活力度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空间重构与镇村联动——以贵州朱砂古镇和千户苗寨为例[J]. 熊正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J]. 杨园园,臧玉珠,李进涛. 地理研究. 2019(03)
[3]基于MCR和多因素评价的辽宁省农村居民点调控分区[J]. 肖展春,危小建,文莹,赵英慧,陈竹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2)
[4]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分类评估与空间格局特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王岱霞,施德浩,吴一洲,陈前虎.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2)
[5]镇村空间结构重构相关理论研究述评[J]. 罗雅丽,张常新,刘卫东,吴泽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4)
[6]镇村体系网络化规划研究——以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乡为例[J]. 覃永晖,彭保发,王晶. 经济地理. 2014(09)
[7]网络形镇村体系引力强度分析与实证[J]. 覃永晖,王晶,韩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3)
[8]河北省县域贫困度多维评估[J]. 袁媛,王仰麟,马晶,魏海,彭建.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1)
[9]基于AHP和GIS的中心村建设选址研究——以巩义市西村镇为例[J]. 张艳粉,刘科问,陈伟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3)
[10]中心村选择中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陈山山,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2)
本文编号:3343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4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