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树县精准帮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15:38
贫困一直是困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难题和重大阻碍,如何反贫困被视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对我国来说,贫困问题的解决关乎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以及中国梦的实现。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已经过去了6年的时间,这期间我国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最后一公里”。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吉林省梨树县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且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精准帮扶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习总书记曾在2015年亲临吉林省调研,并在调研时强调,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目标,吉林省应将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使其成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推进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制约吉林省梨树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如支柱产业欠缺、农村就业问题、落后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寻找精准帮扶的着力点,是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关键,需要对吉林省梨树县的精准帮扶对策开展深入分析。本文运用了综合分析、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阐述了部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贫困的概述、成因...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精准帮扶
2.2 理论基础
2.2.1 多维贫困理论
2.2.2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第3章 梨树县精准帮扶现状
3.1 梨树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3.2 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现状
第4章 梨树县精准帮扶的问题及成因
4.1 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面临的问题
4.1.1 精准帮扶主体受教育水平低、工作态度差
4.1.2 精准帮扶对象思想观念陈旧,存在不愿脱贫现象
4.1.3 精准帮扶内部、外部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4.1.4 精准帮扶项目薄弱且同质化问题严重,缺少独立品牌
4.2 梨树县精准帮扶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精准帮扶主体思想意识浅薄,监管及奖惩机制缺
4.2.2 精准帮扶对象意识形态落后,缺乏社会责任感
4.2.3 精准帮扶环境基建、城乡结构不均衡,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4.2.4 精准帮扶项目政策导向不均衡,农村生产意识和技术落后
第5章 基于国内外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1 国内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1.1 湖北巴东县精准帮扶经验
5.1.2 安徽潜山精准帮扶工作经验
5.2 国外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2.1 WTW(Welfare to Work)战略
5.2.2 “满足基本需求”式的帮扶对策
5.2.3 孟加拉模式的“金融帮扶”
第6章 吉林省梨树县精准帮扶对策
6.1 强化精准帮扶主体的能力和责任
6.1.1 加强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6.1.2 帮扶主体应加强对精准帮扶工作的监管巡查
6.2 促进帮扶对象志、智共同发展
6.2.1 实施就业帮扶,全力推进劳动力就业创业
6.2.2 开展教育帮扶,改变落后意识,斩断致贫“穷根”
6.3 助推帮扶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6.3.1 强化民生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3.2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机制和精准医疗帮扶
6.3.3 生态帮扶,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6.4 优化帮扶项目,进行产业帮扶和品牌化建设
6.4.1 冰天雪地有“春天”——棚膜经济产业
6.4.2 民俗文化齐上阵——乡村旅游产业
6.4.3 “互联网+”精准帮扶——电子商务产业
6.4.4 打造品牌效应——农产品产业
6.4.5 发挥金融帮扶的重要作用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344825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精准扶贫
2.1.3 精准帮扶
2.2 理论基础
2.2.1 多维贫困理论
2.2.2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第3章 梨树县精准帮扶现状
3.1 梨树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3.2 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现状
第4章 梨树县精准帮扶的问题及成因
4.1 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面临的问题
4.1.1 精准帮扶主体受教育水平低、工作态度差
4.1.2 精准帮扶对象思想观念陈旧,存在不愿脱贫现象
4.1.3 精准帮扶内部、外部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4.1.4 精准帮扶项目薄弱且同质化问题严重,缺少独立品牌
4.2 梨树县精准帮扶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精准帮扶主体思想意识浅薄,监管及奖惩机制缺
4.2.2 精准帮扶对象意识形态落后,缺乏社会责任感
4.2.3 精准帮扶环境基建、城乡结构不均衡,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4.2.4 精准帮扶项目政策导向不均衡,农村生产意识和技术落后
第5章 基于国内外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1 国内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1.1 湖北巴东县精准帮扶经验
5.1.2 安徽潜山精准帮扶工作经验
5.2 国外精准帮扶实践的经验启示
5.2.1 WTW(Welfare to Work)战略
5.2.2 “满足基本需求”式的帮扶对策
5.2.3 孟加拉模式的“金融帮扶”
第6章 吉林省梨树县精准帮扶对策
6.1 强化精准帮扶主体的能力和责任
6.1.1 加强梨树县精准帮扶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6.1.2 帮扶主体应加强对精准帮扶工作的监管巡查
6.2 促进帮扶对象志、智共同发展
6.2.1 实施就业帮扶,全力推进劳动力就业创业
6.2.2 开展教育帮扶,改变落后意识,斩断致贫“穷根”
6.3 助推帮扶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6.3.1 强化民生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3.2 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机制和精准医疗帮扶
6.3.3 生态帮扶,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6.4 优化帮扶项目,进行产业帮扶和品牌化建设
6.4.1 冰天雪地有“春天”——棚膜经济产业
6.4.2 民俗文化齐上阵——乡村旅游产业
6.4.3 “互联网+”精准帮扶——电子商务产业
6.4.4 打造品牌效应——农产品产业
6.4.5 发挥金融帮扶的重要作用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344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4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