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的黄淮海平原农户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16:35
  为对休耕政策背景下地下水超采区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式调整提供科学建议,通过分析黄淮海平原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农户土地利用模式的差异,利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黄淮海平原不同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分区的330份有效农户调研数据,对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式进行分析,探索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黄淮海平原除地下水一般下降区小麦种植比例仅约为30%外,其余地区均达90%以上,同时地下水较慢下降区水稻种植比例也较大;2)地下水一般下降区因以种植夏玉米为主,故复种指数较低,其他区域复种指数均在1.88以上,同时相较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地下水较慢下降区和无明显下降区,地下水快速下降区和一般下降区的有效灌溉比率也较高;3)除地下水较慢下降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以地下水灌溉为主,灌溉费用投入最多,被认为是耕地利用投入集约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4)小麦和玉米在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中分别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投入偏低产出、低投入偏高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因此,依据黄淮海平原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式差异,在休耕政策制定时有针对性地种植结构调整措施,从而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和加强对耕地...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2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不同地下水下降速度分区的黄淮海平原农户土地利用模式分析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分区图

来源,地下水,费用,次数


2)灌溉次数。根据样本分析(表4),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灌溉次数平均值为2.09次,区内差异明显。地下水快速下降区与地下水一般下降区灌溉次数最多,总体标准偏差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灌溉次数的平均值也相近,分别是3.8和3.4次;地下水较慢下降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丰富,平均灌溉次数最小,仅为0.50次,但变异系数较大,区域内有较大差异;地下水无明显下降区平均灌溉次数为1.44次。3)土地各资金投入要素。如图3所示,黄淮海平原土地资金投入要素中种子、机械、农药和化肥投入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小,耕地总投入的差异主要是由灌溉的投入差异产生。地下水一般下降区是土地投入费用最高的地区,总投入费用为8 712.69元/hm2,地下水无明显下降区是土地投入费用最低的地区,总投入费用为6 577.16元/hm2,各分区投入总体水平差异在2 000元/hm2以内。在土地资金投入各要素之间,化肥投入费用最高,占总费用的35%~40%,其次为机械化投入费用,占总费用的25%~30%,农药费用占比较低,总费用为550~595元/hm2。整体而言,因各地对地下水需求和灌溉来源、次数以及单价不一,各分区灌溉费用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灌溉投入是农户耕地资金总投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地下水快速下降区和地下水一般下降区灌溉投入分别为1 291.03和1 272.13元/hm2,而地下水较慢下降区灌溉投入水平最低,地下水较慢和无明显下降区灌溉投入分别为154.74和371.7元/hm2。

资金投入,土地,地下水,费用


3)土地各资金投入要素。如图3所示,黄淮海平原土地资金投入要素中种子、机械、农药和化肥投入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小,耕地总投入的差异主要是由灌溉的投入差异产生。地下水一般下降区是土地投入费用最高的地区,总投入费用为8 712.69元/hm2,地下水无明显下降区是土地投入费用最低的地区,总投入费用为6 577.16元/hm2,各分区投入总体水平差异在2 000元/hm2以内。在土地资金投入各要素之间,化肥投入费用最高,占总费用的35%~40%,其次为机械化投入费用,占总费用的25%~30%,农药费用占比较低,总费用为550~595元/hm2。整体而言,因各地对地下水需求和灌溉来源、次数以及单价不一,各分区灌溉费用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灌溉投入是农户耕地资金总投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地下水快速下降区和地下水一般下降区灌溉投入分别为1 291.03和1 272.13元/hm2,而地下水较慢下降区灌溉投入水平最低,地下水较慢和无明显下降区灌溉投入分别为154.74和371.7元/hm2。4)耕地利用投入集约度计算。根据数据分析,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5。灌溉投入的权重值最高,为0.38,主要是由于灌溉水平在各个分区的差异很大;化肥的权重值较小,是因分区间化肥的投入水平相较于其他指标分异较小造成。分区间耕地利用集约度值(图4)均>0.5。但分区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地下水快速和一般下降区远大于地下水较慢和无明显下降区。地下水快速和一般下降区耕地集约度>0.8。地下水较慢和无明显下降区的耕地集约度值>0.5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分区的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J]. 吴芳芳,孔祥斌,雷鸣,张雪靓,张蚌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12)
[2]不同主体功能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差异分析——基于湖北省528份农户调查数据[J]. 王鹏飞,朱兰兰,蔡银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危机下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张雪靓,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5)
[4]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一个宏观评价[J]. 陈志刚,黄贤金,陈逸.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11)
[5]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响应模拟——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J]. 陈海,郗静,梁小英,陈姗姗.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8)
[6]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研究[J]. 刘洪彬,王秋兵,边振兴,于国锋,孙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10)
[7]农户有限理性土地利用行为决策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J]. 陈姗姗,陈海,梁小英,刘俊新.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8)
[8]城乡结合部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J]. 刘洪彬,王秋兵,董秀茹,于国锋,孙雁.  经济地理. 2012(05)
[9]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J]. 刘洪彬,于国锋,王秋兵,孙雁.  资源科学. 2012(05)
[10]京冀平原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 李翠珍,孔祥斌,梁颖,刘邦瑞,谭敏,李涛.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博士论文
[1]农业活动对区域地下水变化影响研究[D]. 刘中培.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373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73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