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15:20
多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慈利县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先对慈利县2002年、2011年Landsat-TM5遥感影像和2015年Lansat8-OLI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解译,然后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比较,获取了县域内2002年-2011年、2011年-2015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面积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点、过程、动力机制及变化规律;并以DEM为主要数据源,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坡度和地形位的梯度分布,分析了县域内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2年-2005年县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明显。总体特点是耕地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林地与建设用地为耕地的主要转出方向,转入源主要为林地;林地的转入源与转出源均为耕地;草地的转出方向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转入源为耕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出方向为耕地,转入源为水域。(2)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单一动态度变化趋...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慈利县TM遥感影像图
慈利县2002年土地利用分类图
慈利县2011年土地利用分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7)
[2]基于转移矩阵的环渤海土地利用研究[J]. 陶蕴之,张甜,梁琦珍,李文. 绿色科技. 2016(02)
[3]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吴见,王帅帅,谭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2)
[4]延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变化特征[J]. 何立恒,贾子瑞,王志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5]基于地形梯度的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析——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为例[J]. 巩杰,高彦净,张玲玲,谢余初,赵彩霞,钱大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02)
[7]基于GIS的庄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J]. 李雪莹,王方雄,薛忠跃,周洲,魏志明. 地理空间信息. 2014(01)
[8]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地理学报. 2014(01)
[9]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J]. 龚文峰,袁力,范文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2)
[10]黄河口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常春艳,赵庚星,王凌,朱西存,李涛.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4)
博士论文
[1]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 陈峰云.华中农业大学 2009
[2]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梁长秀.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 谭永忠.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DEM的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张瑞.西安科技大学 2013
[2]基于GIS的汤原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评价[D]. 王拾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基于GIS的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地利用效率评价[D]. 刘晶.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汝南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王文锋.河南大学 2012
[5]中牟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李秀枝.河南农业大学 2010
[6]延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冯杰.西北大学 2009
[7]巴彦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D]. 程攀.东北农业大学 2009
[8]基于RS/GIS的巫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D]. 杨圆鉴.西南大学 2009
[9]上海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人文驱动机制研究[D]. 陈敏.上海师范大学 2009
[10]县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D]. 张克锋.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77214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慈利县TM遥感影像图
慈利县2002年土地利用分类图
慈利县2011年土地利用分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7)
[2]基于转移矩阵的环渤海土地利用研究[J]. 陶蕴之,张甜,梁琦珍,李文. 绿色科技. 2016(02)
[3]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J]. 吴见,王帅帅,谭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2)
[4]延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变化特征[J]. 何立恒,贾子瑞,王志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5]基于地形梯度的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析——以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为例[J]. 巩杰,高彦净,张玲玲,谢余初,赵彩霞,钱大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02)
[7]基于GIS的庄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J]. 李雪莹,王方雄,薛忠跃,周洲,魏志明. 地理空间信息. 2014(01)
[8]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地理学报. 2014(01)
[9]基于地形梯度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J]. 龚文峰,袁力,范文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2)
[10]黄河口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常春艳,赵庚星,王凌,朱西存,李涛.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4)
博士论文
[1]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 陈峰云.华中农业大学 2009
[2]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梁长秀.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 谭永忠.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DEM的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张瑞.西安科技大学 2013
[2]基于GIS的汤原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效应评价[D]. 王拾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3]基于GIS的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土地利用效率评价[D]. 刘晶.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汝南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王文锋.河南大学 2012
[5]中牟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李秀枝.河南农业大学 2010
[6]延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冯杰.西北大学 2009
[7]巴彦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D]. 程攀.东北农业大学 2009
[8]基于RS/GIS的巫山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D]. 杨圆鉴.西南大学 2009
[9]上海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人文驱动机制研究[D]. 陈敏.上海师范大学 2009
[10]县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D]. 张克锋.中国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77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7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