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农区宅基地扩展时空特征及整治潜力分析——以禹城市5个村庄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3 23:57
综合遥感解译、宗地调查和入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黄淮海平原农区禹城市5个村庄的宅基地时空演变特征和不同退出标准的宅基地整治潜力和整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宅基地经历了剧烈扩张,调研村庄的宅基地平均扩张了3.7倍。2015年户均宅基地高达1.6宗,30.8%的农户存在"一户多宅"现象,28.5%的房屋被闲置或废弃。(2)2000年以前,调研村庄的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以飞地式为主,2000年后被填充式和蔓延式所取代。分村庄来看,宅基地空间扩张受到主要交通干线布局、土地资源禀赋和村庄初始布局等因素的影响。(3)调研村庄宅基地整治具有较大的理论潜力,可节约56%的村庄居住用地。基于两套退出标准方案的宅基地整治可分别节约26%和36%的村庄居住用地,但均与理论潜力存在较大差距。(4)未来宅基地试点改革亟需在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探索退出的宅基地转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办法等宏观体制机制推进,并在微观层面依据农户就业结构和土地资源禀赋分类施策。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
农村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借鉴了城市拓展分析中的空间扩张模式[26,27],通常分为填充式、蔓延式、飞地式三种(图2),其他扩张模式都可以看作是这三种基本模式的变种或者混合体。采用公共边测度和凸壳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农村宅基地扩张的模式。公共边测度方法主要基于ArcGIS软件的空间处理与分析功能实现,确定新增宅基地斑块与现有宅基地斑块的公共边,如果存在新增斑块与现有斑块的公共边,则属于填充式或蔓延式扩张,如果不存在公共边,则属于飞地式扩张。凸壳模型方法基于数据转换处理系统FME软件中Workbenck平台下的HullAccumulator函数形成最小外接凸多边形,如果新增宅基地斑块在凸壳内大于凸壳外部分,则定义为填充式扩张,反之即为蔓延式扩张,将完全脱离凸壳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定义为飞地式扩张。宅基地整治理论潜力是理想状态下宅基地的整治面积,表示研究区域农村宅基地现有面积减去符合法定标准规定的宅基地面积。宅基地整治理论潜力占现有面积的比例为整治潜力系数。计算公式为:
分村庄来看,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受主要交通干线布局、土地资源禀赋和村庄初始分布格局等因素影响,呈现差异化的空间扩张特征(图5)。随着农村交通路网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建房布点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新建住房不断向主干交通两侧扩张形成“新村”,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受到交通干线与“旧村”相对位置的影响。杨桥村禹莒路在村庄外围修建,使得宅基地初期以飞地式的方式向道路两侧扩张。秦庄村的主路从村庄内部穿插而过,新建宅基地围绕主路填充式和蔓延式扩张。可见,村庄主要交通干线的选址一定程度影响了村庄宅基地的空间扩张方式和分布集中度。倾向于村庄外围的交通选址更容易引起村庄规模的扩张和宅基地的分散布局。反之,倾向于村庄内部的交通选址将提高宅基地分布的集中程度。此外,村庄土地资源禀赋和初始布局会导致不同的宅基地空间扩张方式。河口李村人地关系较为协调,土地资源最为丰富,且改革开放初期村庄呈稀疏无序分布,新建宅基地以飞地式和蔓延式扩张为主。而河口赵村的人地矛盾较为冲突,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改革开放初期“旧村”的宅基地分布相对集中有序,新建宅基地主要以飞地和填充方式圈层式扩张。朱王村宅基地规模较小,新增宅基地相对有限,大体呈现出“填充—飞地—填充”的扩张模式。2.2 调研村庄宅基地整治潜力
本文编号:3382130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
农村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借鉴了城市拓展分析中的空间扩张模式[26,27],通常分为填充式、蔓延式、飞地式三种(图2),其他扩张模式都可以看作是这三种基本模式的变种或者混合体。采用公共边测度和凸壳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农村宅基地扩张的模式。公共边测度方法主要基于ArcGIS软件的空间处理与分析功能实现,确定新增宅基地斑块与现有宅基地斑块的公共边,如果存在新增斑块与现有斑块的公共边,则属于填充式或蔓延式扩张,如果不存在公共边,则属于飞地式扩张。凸壳模型方法基于数据转换处理系统FME软件中Workbenck平台下的HullAccumulator函数形成最小外接凸多边形,如果新增宅基地斑块在凸壳内大于凸壳外部分,则定义为填充式扩张,反之即为蔓延式扩张,将完全脱离凸壳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定义为飞地式扩张。宅基地整治理论潜力是理想状态下宅基地的整治面积,表示研究区域农村宅基地现有面积减去符合法定标准规定的宅基地面积。宅基地整治理论潜力占现有面积的比例为整治潜力系数。计算公式为:
分村庄来看,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受主要交通干线布局、土地资源禀赋和村庄初始分布格局等因素影响,呈现差异化的空间扩张特征(图5)。随着农村交通路网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建房布点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新建住房不断向主干交通两侧扩张形成“新村”,宅基地空间扩张模式受到交通干线与“旧村”相对位置的影响。杨桥村禹莒路在村庄外围修建,使得宅基地初期以飞地式的方式向道路两侧扩张。秦庄村的主路从村庄内部穿插而过,新建宅基地围绕主路填充式和蔓延式扩张。可见,村庄主要交通干线的选址一定程度影响了村庄宅基地的空间扩张方式和分布集中度。倾向于村庄外围的交通选址更容易引起村庄规模的扩张和宅基地的分散布局。反之,倾向于村庄内部的交通选址将提高宅基地分布的集中程度。此外,村庄土地资源禀赋和初始布局会导致不同的宅基地空间扩张方式。河口李村人地关系较为协调,土地资源最为丰富,且改革开放初期村庄呈稀疏无序分布,新建宅基地以飞地式和蔓延式扩张为主。而河口赵村的人地矛盾较为冲突,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改革开放初期“旧村”的宅基地分布相对集中有序,新建宅基地主要以飞地和填充方式圈层式扩张。朱王村宅基地规模较小,新增宅基地相对有限,大体呈现出“填充—飞地—填充”的扩张模式。2.2 调研村庄宅基地整治潜力
本文编号:3382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8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