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减贫策略阶段性回顾与“十四五”宏观展望:从协同推进走向价值共创
发布时间:2021-09-05 02:52
精准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实践中强化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关联,着力推进理念协同、力量协同、空间协同、利益协同和创新协同等"五大协同",实现扶贫开发工作由"单兵作战,单点突破"向"集体发力,全域扶贫"转变,推进发展空间重构减贫与贫困人口社会关联网络重建,逐步形成多方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和有机的"脱贫共同体"。展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十四五"时期扶贫开发新趋势,未来扶贫开发工作应关注贫困人口绝对数量持续减少以及贫困人口结构调整优化、强化扶贫开发价值共创以及推进"社会关联增进式"减贫。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持续推进精准扶贫:“五大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提质增效
(一)理念协同:提高贫困认知水平,增强扶贫开发行为自觉
1.坚持精准导向,发力多维贫困。
2.强化价值认同,关注行为自觉。
(二)力量协同:强化政府与市场协同,重视社会力量参与
1.优化扶贫政策顶层设计,释放市场配置资源潜力。
2.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扶贫开发治理。
(三)空间协同:兼顾空间生产效率和正义,推进发展空间重构减贫
1.跨越空间区隔,推进全域脱贫攻坚。
2.耦合区域空间和贫困人口生计空间,实施个性化生计空间再造和优化。
(四)利益协同:重建贫困人口社会关联,构建稳定脱贫利益联结机制
1.强化贫困人口社会关联营造,促进贫困人口发展融入。
2.创新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人口长远生计。
(五)创新协同:坚持模式创新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衔接益贫政策和发展战略
1.注重组合式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持续推进精准扶贫提质增效。
2.统筹衔接益贫政策,全面协调扶贫开发相关战略。
二、“十四五”精准扶贫政策展望:走向价值共创基础上的“社会关联增进式减贫”
(一)减贫工作重心转向,助推民众福利公正实现
(二)强化扶贫开发价值共创,推进“社会关联增进式”减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认知与功能再造[J]. 吴成峡,张彩云. 江汉论坛. 2018(07)
[2]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双重网络嵌入机理及其模式研究——基于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的案例分析[J]. 许玲燕,吴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经济集聚、经济距离与农民增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 伍骏骞,阮建青,徐广彤. 经济学(季刊). 2017(01)
本文编号:3384526
【文章来源】:农业经济.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持续推进精准扶贫:“五大协同”推进扶贫开发提质增效
(一)理念协同:提高贫困认知水平,增强扶贫开发行为自觉
1.坚持精准导向,发力多维贫困。
2.强化价值认同,关注行为自觉。
(二)力量协同:强化政府与市场协同,重视社会力量参与
1.优化扶贫政策顶层设计,释放市场配置资源潜力。
2.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扶贫开发治理。
(三)空间协同:兼顾空间生产效率和正义,推进发展空间重构减贫
1.跨越空间区隔,推进全域脱贫攻坚。
2.耦合区域空间和贫困人口生计空间,实施个性化生计空间再造和优化。
(四)利益协同:重建贫困人口社会关联,构建稳定脱贫利益联结机制
1.强化贫困人口社会关联营造,促进贫困人口发展融入。
2.创新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人口长远生计。
(五)创新协同:坚持模式创新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衔接益贫政策和发展战略
1.注重组合式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持续推进精准扶贫提质增效。
2.统筹衔接益贫政策,全面协调扶贫开发相关战略。
二、“十四五”精准扶贫政策展望:走向价值共创基础上的“社会关联增进式减贫”
(一)减贫工作重心转向,助推民众福利公正实现
(二)强化扶贫开发价值共创,推进“社会关联增进式”减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区治理主体的角色认知与功能再造[J]. 吴成峡,张彩云. 江汉论坛. 2018(07)
[2]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双重网络嵌入机理及其模式研究——基于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的案例分析[J]. 许玲燕,吴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经济集聚、经济距离与农民增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 伍骏骞,阮建青,徐广彤. 经济学(季刊). 2017(01)
本文编号:3384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8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