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7 12:1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示意图,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中国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脆弱性评价


功能占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约 50-60%的面积,说明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生态防相当重要。然而,近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区在人类过度开发行为下,区域内部植退化、土壤沙化严重,其生态功能严重恶化,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为我国北方地区生态问题的重要策源地,如北京首都圈的沙尘暴多源于此。进一步对比和研究生态重要性(图 3-2)和生态敏感性(图 3-3)发现,在北方错区范围内,约有 50%的国土面积处于生态重要性高和较高的地位,约有 6土面积处于生态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状态,同时同时将二者叠加可以发现,生性较高的区域和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相对重要的区域,其生态脆弱程度同样相对较高。同时北方农牧交错区范态脆弱性和重要性国土面积比例达到 50-60%,表明北方农牧交错的生态功能对较高的重要性,其生态安全与否关系到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促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生态安全,对中国北方地区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猪-沼-饲-蚓-肥”多元循环综合利用模式[J]. 张艳春.  湖南农业. 2017(12)
[2]农牧结合型生态技术模式分析[J]. 潘华彪,叶军林.  中国畜禽种业. 2017(11)
[3]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 王敏,张晓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06)
[4]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农户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及应对策略——来自甘南州和临夏州的典型调查[J]. 刘七军,李昭楠,李雨婷.  生态经济. 2017(11)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辽市农牧发展格局优化研究[J]. 徐冬平,薛小杰,朱记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6]我国江河源头区水生态保护战略[J]. 王浩,王琳.  中国水利. 2017(17)
[7]近300a来河北省张北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 史行洋,王社教,田琼.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8]最近10年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及对中国深化发展的启示[J].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8)
[9]品牌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关系模型构建[J]. 董绮,王爱民.  理论月刊. 2017(07)
[10]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及其对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J]. 朱薇.  世界农业. 2017(06)

博士论文
[1]基于技术范式升级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 冀宏.天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89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89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