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7 15:49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就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②SEM建模分析发现,农村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各构成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40,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之间呈现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8(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0.65(农户居住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和0.54(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软环境方面,乡村文化活动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16;硬环境方面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与软环境方面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环境卫生状况?乡村文体活动)和0.31(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文体活动)。研...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30(08)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的分析


农村人居环境构成及其对乡村发展的影响机理

质量图,人居环境,乡村,理论模型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本研究涉及的村庄地形较为平坦,平原、平原水网和水网地形的村庄分别有130、33和32个,占比约为85.15%,山地水网和山地地形的村庄共34个,集中分布在苏南镇江地区,海拔均在500 m以下。样本村年人均收入、集体经营性收入和户均建房面积均值分别为12 558.55元、2 117.40万元和164.87 m2,标准差分别为4 428.62、11 080.73和63.21,反映出样本村在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样本村到县区的平均距离为20.88 km,其中到县区距离少于10 km的村庄有201个,占比约为87.73%,表明样本村多为近郊型。样本村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均值分别为1 018.17人/km2和793.3 m2,最小值为145.73人/km2和29.3 m2,反映出人多地少的特征。同时,耕地面积占村庄面积的比重平均为60.58%,低于50%的村庄仅有16个,占比约为6.99%,表明样本村仍有相当数量的耕地。3 结果与分析

质量图,乡村,人居环境,模型拟合


从测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8)可以看出,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在变量的贡献程度存在显著差异:(1)就环境卫生状况潜在变量而言,垃圾处理(0.90)和河塘水质(0.71)贡献程度大于绿化水平(0.65)。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应以垃圾处理和污水整治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垃圾处理模式和开展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并构建环境卫生长效保护机制。(2)就基础设施条件潜在变量而言,活动场所便捷度(0.70)、上学就医便捷度(0.62)和水电便捷度(0.60)贡献程度大于交通便捷度(0.48)。未来发达地区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应在持续推进通水、通电和通路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与农户教育医疗需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3)从乡村文体活动的5个观察变量来看,各观察变量的贡献程度均超过了0.70,因此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文体活动。(4)就农户居住情况潜在变量而言,除居住面积(0.64)外,其他观察变量贡献程度均大于0.70。由此,确有必要加快实施农村改厕和庭院绿化行动,提高农户安全住房保障,逐步改善农户居住条件。4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治理40年[J]. 贺雪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农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化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孙慧波,赵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4]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J]. 唐宁,王成,杜相佐.  经济地理. 2018(01)
[5]中国地级市尺度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分异规律(英文)[J]. 刘彦随,陈聪,李裕瑞.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9)
[6]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 刘彦随,周扬.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02)
[7]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  经济地理. 2014(09)
[8]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J]. 周岚,于春,何培根.  城市规划. 2013(11)
[9]江苏省乡村性及乡村转型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 周华,王炳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9)
[10]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J]. 杨兴柱,王群.  地理学报. 2013(06)



本文编号:3389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89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