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09: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嵌于农村地区,与农户具有天然的交织,是农户自发成立的互助性合作组织,被认为是实现农村减贫的最合意组织形态,在提高农户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方面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的实际效应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效应的发挥?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但这些问题鲜有学者进行过探索。对此,本文将严格遵循“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一般研究思路。在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对黔、渝2个省市实地调查获取的623份农户微观数据,从样本描述、计量分析和案例研究等多角度实证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索影响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绩效实现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如何更有效发挥地合作社的增收减贫效应提出对策建议。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的机理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天然具有“益贫性”,能够通过提高分工水平、变革交易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盘活农户资源、激发社会参与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促农增收减贫。(2)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的效应测度。相较于单一...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路线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机理,农户,社会参与


是农民进行收入管理和熨平消费波动的重要“稳定器”,能够保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Berg 等,2001)[67]。.5 激发社会参与农户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制度环境成了固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缺乏对外部环境的主动沟通,社会参与,不能很好地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而合作社的群体性、组织性特点,通农户,建立以合作社为中心的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社员与社员之间就产品、技术等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农户在参与合作社的过仅能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性收益,同样也能收获非经济性的得益,这包括农户自信心的增强、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培养了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自我发展能力,并大大提高了社会参与积极性。而这些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得益之间也能够相互作用、相,共同推动农户实现增收减贫。

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农户


2 章对社员的概念重新做了界定,“社员”主要包括未加入合作社但与合作社和加入合作社两种农户,而“非社员”主要是指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直接传导路径,是指“社员”农户,享受由合作社提供的农资采购、产品加售、农技指导培训、资金互助合作等各项服务,通过市场进入、价格改进、增值、分享收益、参与务工等各种方式直接推动农户增收减贫。间接传导路径指“非社员”农户,他们虽然与合作社没有实质性交易往来,但由于在合作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农村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改进,如特色产发展、市场环境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生活富等,使得他们能够间接获益。但是,由于不能够充分享受由合作社带来的服务,因此相较于“非社员”农户,合作社对“社员”农户增收减贫绩效的可能更直接、更具体,也更强烈。而本文重点关注的直接传导机制下,合作农增收减贫绩效如何?又哪些因素将会影响到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绩效呢?这一问题,将留待第 4 章和第 5 章做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合作社的减贫机制与动机[J]. 朋文欢.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11)
[2]要素禀赋、入社门槛与社员增收:基于三家农民合作社的案例分析[J]. 钟真,黄斌.  改革. 2018(09)
[3]合作经济组织扶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J]. 张淑辉,沈宇丹,高雷虹.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9)
[4]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内生转换模型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考察[J]. 朋文欢,黄祖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扶贫理论逻辑与实践研究[J]. 柏振忠,宋玉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8)
[6]农户专用性投资、农社关系与合作社增收效应[J]. 杨丹,刘自敏.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5)
[7]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可行路径——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发展为例[J]. 陈莉,钟玲.  农村经济. 2017(05)
[8]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李如春,陈绍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9]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贵州两省为例[J]. 刘俊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2)
[10]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J]. 邢成举.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博士论文
[1]云南花农合作社社员收益增长机理研究[D]. 李丽莎.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4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04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1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