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04:44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激发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向前发展。基于此,着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对未来进一步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农业现代化概念的界定,重点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以及准确理解这一内涵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从而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第二部分:将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前提。在思想资源的问题上,着重从马克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思想、改革开放前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国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等几个维度论述。在历史前提的问题上,主要论述建党以来至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践。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国家领导人关...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及战略地位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地位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资源及历史前提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资源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前提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一)以增加产量为导向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以扶持工业为导向的曲折前进阶段
(三)以政策支持为导向的全面发展阶段
(四)以提升品质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着眼人力资本,激发广大农民的内生动力
(二)立足实际农情,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
(三)兼顾多维导向,构建立体复合的经营体系
(四)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协调完善的农业制度
(五)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员干部的涉农本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J]. 蒋永穆,张晓磊. 农村经济. 2017(04)
[2]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几点认识[J]. 陈锡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
[3]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J]. 于秋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6)
[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J]. 谭智心.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5]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J]. 杨少垒. 农村经济. 2015(10)
[6]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J]. 李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小农制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及启示[J]. 乔博. 世界农业. 2014(10)
[8]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J]. 胡鞍钢.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3)
[9]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现代启示[J]. 牛冠恒. 农村工作通讯. 2013(12)
[10]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杨少垒,蒋永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D]. 闻博.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武汉大学 2014
[3]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 刘立勇.华中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D]. 梁爽.沈阳理工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其对策思考[D]. 冯向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D]. 莫沛.重庆理工大学 2013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及其启示[D]. 刘艳艳.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1315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及战略地位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地位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资源及历史前提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资源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前提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一)以增加产量为导向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以扶持工业为导向的曲折前进阶段
(三)以政策支持为导向的全面发展阶段
(四)以提升品质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着眼人力资本,激发广大农民的内生动力
(二)立足实际农情,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
(三)兼顾多维导向,构建立体复合的经营体系
(四)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协调完善的农业制度
(五)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员干部的涉农本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探析[J]. 蒋永穆,张晓磊. 农村经济. 2017(04)
[2]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几点认识[J]. 陈锡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
[3]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J]. 于秋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6)
[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J]. 谭智心.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5]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J]. 杨少垒. 农村经济. 2015(10)
[6]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J]. 李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小农制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及启示[J]. 乔博. 世界农业. 2014(10)
[8]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J]. 胡鞍钢.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3)
[9]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现代启示[J]. 牛冠恒. 农村工作通讯. 2013(12)
[10]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杨少垒,蒋永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及我国农业发展实践研究[D]. 闻博.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武汉大学 2014
[3]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 刘立勇.华中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D]. 梁爽.沈阳理工大学 2016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其对策思考[D]. 冯向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D]. 莫沛.重庆理工大学 2013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及其启示[D]. 刘艳艳.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1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1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