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产业链视角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04:49
  农产品加工产业是链接一二三产业的纽带,被称为朝阳产业和基础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河南省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关键产业,是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依托自身优势又成为农产品加工大省,但是这主要体现在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大,虽然有发展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但大多数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科技水平低下,资源消耗大,直接或间接污染严重,产业竞争能力弱,产业链开发不够,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缺失。当前农产品加工业仍然是粗放型经营、小规模经营占主导地位,企业缺少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缺少深度互动。在当前我国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如何抓住新的机遇,突破自身瓶颈制约,塑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是当前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农产品产业链的资源互动和构建的视角,结合对河南省实际情况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农产品加工产业运行体系进行探讨;包括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维护,产业运行体系过程中的资源流动、冲突处理和运行保...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产业链视角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逻辑关系图

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河南省


第三章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现状.1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从 2012 年到 2016 年,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以从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就可以看到,农产品加济总量中比重越来越高。(如表 3-1 所示)

产业链,农产品加工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人才评价机制单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产品加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首先要做到人才流动顺畅。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切实把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落到实处。要把“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转化为“重能力、轻学历”的务实观念;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机制,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利用机制,发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真正的不埋没一个人才、不浪费一份天赋;建立以鼓励劳动和创新为和核心的奖励机制,对企业的管理层,实行轮换学习的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层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发挥校企联系作用,做好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技术交流。如图 4-1 所示的展示一样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最基本的模型。在整条产业链上,我无论是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还是最后阶段的销售,都是产业链上重要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良发育,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农产品种植或者是农产品加工等的环节,都能衍生出一条或者是几条其他的产业链,围绕这些产业链运行又是很多的企业,所以农产品加工行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全产业链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研究[J]. 梁鑫鹏.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5)
[2]全球产业链演进新模式研究[J]. 周静.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3]全产业链模式下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选择[J]. 周衍庆.  农业经济. 2015(09)
[4]以全产业链模式重构农产品流通体系[J]. 彭永芳,蒙玉玲,张惠敏.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2)
[5]我国产粮大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管理的途径研究[J]. 赵予新.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06)
[6]全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流通产业升级[J]. 张晓林.  中国流通经济. 2013(05)
[7]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J]. 崔春晓,邹松岐,张志新.  世界农业. 2013(01)
[8]我国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 成德宁.  经济学家. 2012(08)
[9]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J]. 冯长利,兰鹰,周剑.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2(02)
[10]关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 桑娟萍.  中国商贸. 2012(01)

博士论文
[1]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D]. 李想.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河南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对策研究[D]. 秦欢.河南农业大学 2016
[2]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杨明晗.延边大学 2015
[3]农产品供应链中物联网应用及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 向伟.华南理工大学 2012
[4]模块生产网络及其产品创新的整合研究[D]. 杨杰.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34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34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