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12:29
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实践极大地改变了海南省的贫困现状,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脱贫难度加大。地处海南中部的五指山市是海南省贫困的重灾区,其贫困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地处山区、交通、信息和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以外,作为承担全省生态核心区和生态保障的角色,丧失了部分发展权利,放弃了许多经济利益是主要原因。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五指山市历届政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在扶贫实践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虽然能集中动员能力取得一些扶贫成绩,但也暴露出治理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行政能力薄弱,在扶贫中忽视对扶贫对象的政策宣传,扶贫项目偏重于短期效应,偏离了扶贫目标的指向,贫困人口因此成为扶贫开发的被动接受者,难以激发脱贫的内在动力。政府在扶贫中并不能针对贫困症状对症下药,使扶贫的效果大打折扣,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提升政府行为能力。文章结合五指山市政府扶贫行为的实践,以救济式扶贫、产业化扶贫和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具体例证,从理论和现实方面分析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从农户评价的角度分析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行为的调整与优化相关建议,文章认为在扶贫中需要重视扶贫政...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 对相关研究的评价
(四) 文本结构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1. 贫困
2. 扶贫开发
3. 政府行为
(二) 理论基础
1. 公共物品理论
2. 内生增长理论
3. 协同论
三、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一) 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1. 不利条件突出
2. 区域性贫困
3. 民族性贫困
4. 社会文化观念落后
5.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内在矛盾
(二) 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的模式分析
1. 救济式扶贫
2. 产业化扶贫
3. 生态补偿式扶贫
4. 三种扶贫模式的比较
(三) 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的实效
1.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2.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扶贫进程逐步调整,不断完善
4. 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帮扶的合作扶贫局面
5. 加强和改善了政府行为能力
四、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和地点
2. 调查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二)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 对扶贫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2. 扶贫项目偏重于短期效应
3. 扶贫目标瞄准偏离,扶贫措施乏力
4. 贫困人口没有成为扶贫开发的参与主体
5. 政府的培训方法有待改进
五、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行为的调整与优化相关建议
(一)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三) 促进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 构建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扶贫机制
(五) 重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六) 提高政府行为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六、结论和研究展望
(一) 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2017年海南省五指山市农村扶贫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 任付新. 江汉学术. 2018(01)
[2]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贵州两省为例[J]. 刘俊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2)
[3]市场还是政府:评估中国农村减贫政策[J]. 周敏慧,陶然.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6)
[4]论精准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J]. 童小琴. 发展研究. 2016(10)
[5]重庆农村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研究[J]. 张飞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0)
[6]农村的个体贫困、连片贫困与精准扶贫[J]. 陆益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4)
[7]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 宫留记. 中国软科学. 2016(05)
[8]社会管理多主体协同机制:一个协同论的分析——基于京津冀环境治理之考察[J]. 张政. 现代商业. 2016(10)
[9]农户满意度视角的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研究——基于2014年民族地区大调查数据的分析[J]. 刘小珉. 民族研究. 2016(02)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 徐习军,李娜. 湖湘论坛. 2016(02)
本文编号:3578723
【文章来源】:海南大学海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 对相关研究的评价
(四) 文本结构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1. 贫困
2. 扶贫开发
3. 政府行为
(二) 理论基础
1. 公共物品理论
2. 内生增长理论
3. 协同论
三、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一) 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1. 不利条件突出
2. 区域性贫困
3. 民族性贫困
4. 社会文化观念落后
5.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内在矛盾
(二) 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的模式分析
1. 救济式扶贫
2. 产业化扶贫
3. 生态补偿式扶贫
4. 三种扶贫模式的比较
(三) 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的实效
1.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
2.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扶贫进程逐步调整,不断完善
4. 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帮扶的合作扶贫局面
5. 加强和改善了政府行为能力
四、五指山市政府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研究方法
1. 调查对象和地点
2. 调查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二)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 对扶贫政策的宣传不到位
2. 扶贫项目偏重于短期效应
3. 扶贫目标瞄准偏离,扶贫措施乏力
4. 贫困人口没有成为扶贫开发的参与主体
5. 政府的培训方法有待改进
五、五指山市扶贫开发中政府行为的调整与优化相关建议
(一) 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三) 促进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 构建政府、农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的扶贫机制
(五) 重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六) 提高政府行为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六、结论和研究展望
(一) 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2017年海南省五指山市农村扶贫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及其方法论启示[J]. 任付新. 江汉学术. 2018(01)
[2]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收入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山东、贵州两省为例[J]. 刘俊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2)
[3]市场还是政府:评估中国农村减贫政策[J]. 周敏慧,陶然. 国际经济评论. 2016(06)
[4]论精准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J]. 童小琴. 发展研究. 2016(10)
[5]重庆农村地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研究[J]. 张飞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0)
[6]农村的个体贫困、连片贫困与精准扶贫[J]. 陆益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4)
[7]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 宫留记. 中国软科学. 2016(05)
[8]社会管理多主体协同机制:一个协同论的分析——基于京津冀环境治理之考察[J]. 张政. 现代商业. 2016(10)
[9]农户满意度视角的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研究——基于2014年民族地区大调查数据的分析[J]. 刘小珉. 民族研究. 2016(02)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 徐习军,李娜. 湖湘论坛. 2016(02)
本文编号:357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7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