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研究——以金沙集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 04:30
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沙企业金沙集团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和分析乌兰布和沙漠与金沙集团沙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其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的总体水平一般,循环经济效果不明显。其中,经营状况对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环境效率和资源消耗灰色关联度分值均低于生态效率,因此未来需着重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单位营收碳排放量、单位营收物耗、单位营收能耗及单位营收耗水量,剩余指标影响较小。具体表现为营业收入增长率总体不高、资源消耗相对增多、碳排放量上升。据此本文提出打造品牌特征、坚持科技创新和加大政府扶持等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乌兰布和沙漠沙产业概况
1.2 内蒙古金沙集团沙产业概况
2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2.1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2.1.1 经营状况影响指标
2.1.2 环境效率影响指标
2.1.3 资源消耗影响指标
2.1.4 成本节约影响指标
2.2 沙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2.2.1 指标规范化处理
2.2.2 计算灰色关联度系数
2.2.3 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
2.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评价
2.3.1 数据处理
2.3.2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计算
2.3.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结果分析
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营业收入增长率总体不高
3.2 资源消耗相对增多
3.3 碳排放量上升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打造品牌特征,提高产品销售量
4.2.2 坚持科技创新,降低企业资源消耗
4.2.3 加大政府扶持,促进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福利视角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及国际比较[J].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2]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J]. 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 中国软科学. 2019(06)
[3]油气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生态效率评价[J]. 王艳秋,姜冰玉,赵天明,尹志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5)
[4]乌兰布和沙漠防治情况及对策建议[J]. 李志敏. 南方农业. 2017(30)
[5]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黄和平. 生态学报. 2015(09)
[6]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J]. 潘丹,应瑞瑶. 生态学报. 2013(12)
[7]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 崔向慧,卢琦. 干旱区研究. 2012(05)
[8]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8)
[9]乌兰布和沙区生态治理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王治平,刘美琴,王学君,卢占新. 内蒙古林业. 2010(03)
[10]基于物质流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张炳,黄和平,毕军. 生态学报. 2009(05)
博士论文
[1]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李小鹏.天津大学 2011
[2]荒漠化治理效益与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D]. 黄月艳.北京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38699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7)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乌兰布和沙漠沙产业概况
1.2 内蒙古金沙集团沙产业概况
2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2.1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2.1.1 经营状况影响指标
2.1.2 环境效率影响指标
2.1.3 资源消耗影响指标
2.1.4 成本节约影响指标
2.2 沙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2.2.1 指标规范化处理
2.2.2 计算灰色关联度系数
2.2.3 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
2.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评价
2.3.1 数据处理
2.3.2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计算
2.3.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结果分析
3 沙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营业收入增长率总体不高
3.2 资源消耗相对增多
3.3 碳排放量上升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打造品牌特征,提高产品销售量
4.2.2 坚持科技创新,降低企业资源消耗
4.2.3 加大政府扶持,促进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福利视角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及国际比较[J].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2]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J]. 王岳,刘学敏,哈斯额尔敦. 中国软科学. 2019(06)
[3]油气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生态效率评价[J]. 王艳秋,姜冰玉,赵天明,尹志红.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5)
[4]乌兰布和沙漠防治情况及对策建议[J]. 李志敏. 南方农业. 2017(30)
[5]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黄和平. 生态学报. 2015(09)
[6]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J]. 潘丹,应瑞瑶. 生态学报. 2013(12)
[7]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J]. 崔向慧,卢琦. 干旱区研究. 2012(05)
[8]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08)
[9]乌兰布和沙区生态治理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王治平,刘美琴,王学君,卢占新. 内蒙古林业. 2010(03)
[10]基于物质流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张炳,黄和平,毕军. 生态学报. 2009(05)
博士论文
[1]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 李小鹏.天津大学 2011
[2]荒漠化治理效益与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D]. 黄月艳.北京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38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3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