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05:43
把握土地覆被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该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协调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武陵山特殊困难连片区和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叠加区的张家界市为例,基于1995-2015年五期30 m空间分辨率张家界市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结合土地转移矩阵、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综合分析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各地类变化的主要的驱动力因子及驱动机制,从而对优化张家界市土地利用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可为张家界市乃至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提供有益的依据和指导。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在1995-2015年期间总体变化较大,各地类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水田、草地、水域的变化特征最为明显,其他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从土地覆盖结构来看,林地始终是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水田、旱地和草地;从土地覆盖转移矩阵来看,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发生转化中,林地转化发生面积最大,其次为水田、旱地和草地;从流向来看,水田、旱地及草地主要转化为...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始终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
1.1.2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
1.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考量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进一步丰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实证研究
1.2.2 为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地关系优化提供参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3.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其他数据源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与过程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过程
3.3 精度检验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3.3.1 精度检验
3.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第4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4.1.1 数量变化
4.1.2 结构变化
4.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4.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第5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分析
5.1 驱动力因子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驱动力因子
5.2 驱动力分析方法
5.3 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5.4 主要用地驱动因素分析
5.4.1 灰色关联度法
5.4.2 各类用地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驱动机制分析
5.5.1 自然因素
5.5.2 社会经济因素
5.6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江平原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张博,陆垂裕,孙青言,肖伟华,侯保灯,严聆嘉.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8)
[2]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覆被生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李丽国,王宇欣,邱硕,王平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3]基于CA-Markov模型的大连市旅顺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研究[J]. 王耕,王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05)
[4]太湖流域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耗水时空格局的影响[J]. 吕文,杨桂山,万荣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3)
[5]生态建设工程对鄱阳湖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J]. 孙传谆,甄霖,王超,杜秉贞,胡洁,李鹏. 资源科学. 2015(10)
[6]基于Dyna-CLUE模型的成都市锦江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J]. 陈平,杨武年,石磊,彭文博. 测绘. 2015(04)
[7]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研究进展[J]. 曹茜,于德永,孙云,郝蕊芳,刘宇鹏,刘阳.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5)
[8]1990-2011年凯拉库姆水库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王新军,田锡文,周建勤,贾宏涛,K.G.卡迪罗夫.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01)
[9]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J]. 贾慧聪,潘东华,张万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10]黑河中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以甘州、临泽、高台绿洲为例[J]. 傅颖秀,张金龙,陈英,张仁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10)
硕士论文
[1]城市土地利用/覆被的多尺度变化检测及时空变化分析[D]. 李文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的空间差异演变[D]. 徐茜.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2097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始终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
1.1.2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
1.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考量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进一步丰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实证研究
1.2.2 为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地关系优化提供参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3.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其他数据源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与过程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过程
3.3 精度检验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3.3.1 精度检验
3.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第4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4.1.1 数量变化
4.1.2 结构变化
4.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4.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第5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分析
5.1 驱动力因子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驱动力因子
5.2 驱动力分析方法
5.3 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5.4 主要用地驱动因素分析
5.4.1 灰色关联度法
5.4.2 各类用地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驱动机制分析
5.5.1 自然因素
5.5.2 社会经济因素
5.6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江平原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张博,陆垂裕,孙青言,肖伟华,侯保灯,严聆嘉.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8)
[2]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覆被生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李丽国,王宇欣,邱硕,王平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3]基于CA-Markov模型的大连市旅顺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研究[J]. 王耕,王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6(05)
[4]太湖流域近2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耗水时空格局的影响[J]. 吕文,杨桂山,万荣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3)
[5]生态建设工程对鄱阳湖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J]. 孙传谆,甄霖,王超,杜秉贞,胡洁,李鹏. 资源科学. 2015(10)
[6]基于Dyna-CLUE模型的成都市锦江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J]. 陈平,杨武年,石磊,彭文博. 测绘. 2015(04)
[7]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研究进展[J]. 曹茜,于德永,孙云,郝蕊芳,刘宇鹏,刘阳.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5)
[8]1990-2011年凯拉库姆水库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王新军,田锡文,周建勤,贾宏涛,K.G.卡迪罗夫.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01)
[9]洞庭湖区近3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分析[J]. 贾慧聪,潘东华,张万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3)
[10]黑河中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以甘州、临泽、高台绿洲为例[J]. 傅颖秀,张金龙,陈英,张仁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10)
硕士论文
[1]城市土地利用/覆被的多尺度变化检测及时空变化分析[D]. 李文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的空间差异演变[D]. 徐茜.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2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4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