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指数法的贵州省区域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竞争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8 18:09
自2013年来,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不断增加,但单产较低。本文利用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与综合优势指数分别对贵州9个行政区域的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政策引导、拓宽销售渠道等建议,以期为提升贵州区域茶叶产业竞争力、推动贵州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
1.1 方法选择
1.1.1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
1.1.2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
1.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1.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形势
2.1.1 茶叶生产情况
2.1.2 区域分布状况
2.2 贵州省区域茶产业竞争力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3.2.1 强化质量控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3.2.2 加大茶叶品牌建设力度,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3.2.3 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促进产业加工升级
3.2.4 强化政策引导,拓宽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开放度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付磊,朱森林,潘敬军,管曦. 茶叶通讯. 2019(02)
[2]安康富硒茶产业品牌整合现状及对策[J]. 陈绪敖. 茶叶通讯. 2019(02)
[3]安化黑茶的网络营销对策探讨[J]. 罗军,禹玉兰,熊咸珍. 茶叶通讯. 2019(01)
[4]贵州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 田文勇,冯丹. 铜仁学院学报. 2018(07)
[5]湖南省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 罗爱静,欧阳威,谢文照.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02)
[6]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评估四川茶叶产业的竞争力[J]. 陈春燕,杜兴端,熊鹰,林正雨,景晓卫,李晓.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2)
[7]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J]. 王贝贝,肖海峰.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9)
[8]四川省水稻种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李晓,杜兴端,陈春燕,熊鹰. 农业技术经济. 2015(06)
[9]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 张红旗,圣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茶产业发展研究[J]. 杨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5)
本文编号:365213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
1.1 方法选择
1.1.1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
1.1.2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
1.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1.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形势
2.1.1 茶叶生产情况
2.1.2 区域分布状况
2.2 贵州省区域茶产业竞争力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3.2.1 强化质量控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3.2.2 加大茶叶品牌建设力度,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3.2.3 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促进产业加工升级
3.2.4 强化政策引导,拓宽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开放度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 付磊,朱森林,潘敬军,管曦. 茶叶通讯. 2019(02)
[2]安康富硒茶产业品牌整合现状及对策[J]. 陈绪敖. 茶叶通讯. 2019(02)
[3]安化黑茶的网络营销对策探讨[J]. 罗军,禹玉兰,熊咸珍. 茶叶通讯. 2019(01)
[4]贵州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 田文勇,冯丹. 铜仁学院学报. 2018(07)
[5]湖南省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 罗爱静,欧阳威,谢文照.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02)
[6]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评估四川茶叶产业的竞争力[J]. 陈春燕,杜兴端,熊鹰,林正雨,景晓卫,李晓.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2)
[7]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J]. 王贝贝,肖海峰.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9)
[8]四川省水稻种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 李晓,杜兴端,陈春燕,熊鹰. 农业技术经济. 2015(06)
[9]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 张红旗,圣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茶产业发展研究[J]. 杨敏.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05)
本文编号:3652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5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