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17:06
  耕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基础性资源,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安徽省是全国典型的农业生产大省,同时又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耕地的价值认识并不全面,多数人对耕地的认识仅停留在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耕地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特别是近几年,安徽省积极探索与长三角的合作,大力承接长三角地区转移的产业,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成为必然,致使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减弱,生态问题接踵而至。为了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稳定并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对耕地生态服务进行补偿,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定量分析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尝试构建和利用耕地生态补偿模型,以获取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数额。本文还对2011-2016年安徽省耕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承载力和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时间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并获得如下结论:(1)2011-2016年安徽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总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人均耕地...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1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概述
        1.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1.4.3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概述
        1.4.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承载力
        2.1.2 生态赤字/盈余
        2.1.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1.4 生态补偿
        2.1.5 均衡因子
        2.1.6 产量因子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资本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耕地生态补偿研究方法
    3.1 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的关系
    3.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原理
        3.2.1 耕地生态系统内涵
        3.2.2 耕地生态系统经济特征
        3.2.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
    3.3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计算模型
        3.3.1 耕地生态足迹
        3.3.2 耕地生态承载力
        3.3.3 耕地生态赤字/盈余
    3.4 耕地生态补偿计算模型
        3.4.1 生态服务单位当量因子价值
        3.4.2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
        3.4.3 经济调整系数
    3.5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概况
    4.2 耕地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4.2.1 耕地生态足迹计算
        4.2.2 耕地生态足迹分析
    4.3 耕地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4.3.1 耕地生态承载力计算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4.4 耕地生态赤字计算与分析
        4.4.1 耕地生态赤字计算
        4.4.2 耕地生态赤字分析
    4.5 耕地生态补偿相关变量计算结果
        4.5.1 经济调整系数计算
        4.5.2 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计算
        4.5.3 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计算
    4.6 耕地生态补偿结果与分析
        4.6.1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结果
        4.6.2 耕地生态补偿分析
    4.7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结果与分析
        4.7.1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结果
        4.7.2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5.1 利用税收杠杆提高居民耕地保护意识
    5.2 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建立奖惩机制
    5.3 建立起跨区域的耕地生态补偿体系
    5.4 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5.5 实现要素流动,缩小地区差距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耕地生态足迹时空变化
        6.1.2 耕地生态补偿量时空变化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安徽省公共物品支付水平调整系数
附录B 安徽省耕地生态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及问题探析[J]. 朱印酒.  环境工程. 2017(06)
[2]公共物品理论视角下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 张红.  水利经济. 2017(03)
[3]自然资源核算的生态足迹模型演进及其评论[J]. 靳相木,柳乾坤.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1)
[4]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及现实问题探析[J]. 邹波,朱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5]公益林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J]. 王雅敬,谢炳庚,李晓青,廖洪英,王金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6)
[6]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J]. 於忠祥,李丁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标准设计与转移支付安排——基于资金供给视角的分析[J]. 孙开,孙琳.  财贸经济. 2015(12)
[8]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J]. 郭年冬,李恒哲,李超,陈召亚,许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11)
[9]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8)
[10]生态足迹的模型修正与方法改进[J]. 周涛,王云鹏,龚健周,王芳,冯艳芬.  生态学报. 2015(14)

博士论文
[1]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孔德帅.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服务价值与能值生态足迹的广西耕地生态补偿研究[D]. 覃洁.广西师范学院 2016
[2]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河南省耕地生态补偿研究[D]. 苏浩.东北农业大学 2014
[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D]. 邓舒洪.浙江大学 2012
[4]基于能值—扩展生态足迹模型的宿州市耕地可持续利用动态分析[D]. 王时东.南京农业大学 2009
[5]松花湖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 孙小涵.吉林大学 2009
[6]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研究[D]. 田萍萍.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7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