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15:27
土地是全世界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说明乡村振兴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大势所趋。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合理部署,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有序升级和改造,激励农村发展的关键措施。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而大部分农村居民点面积过大、占地多,且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缺少统一规划、公共服务不能较好的享用等现象也逐渐促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整理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析评价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和整理潜力,是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村居民点整理高效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柳河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柳河县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水平及其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为农村治理背景下柳河县农村居民点的安置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配置奠定了基础。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和整理潜力的研究,并深入了解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存在的问题,根据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组合特征,同时结合柳河县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现状,建立以柳河县农村...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柳河县研究区域概况
3.1 区域概况
3.2 土地利用概况
3.3 农村居民点概况
第四章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4.1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计算与分析
第五章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分析
5.1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模型
5.2 指标体系建立及修正系数的确定
5.3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整治潜力分析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J]. 张宝琦,刘淑英,王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2)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J]. 本刊. 办公室业务. 2018(20)
[3]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J]. 鲁春阳,文枫,袁晓妮,司锦,秦岩,解丽丹,王锦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6)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徐羽,钟业喜,徐丽婷,吴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5]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对比分析[J]. 杨伟伟,王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0)
[6]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党慧,郑新奇,白书建,原智远.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7]南京市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析[J]. 王陵丹,吴九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7)
[8]自然因素影响下密云县河西小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点及人居适宜性特征[J]. 吴冬宁,李亚光,李四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9]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陈呈奕. 地理研究. 2015(06)
[10]山西省山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胡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硕士论文
[1]宁安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D]. 赵国顺.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西昌市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骆南.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研究[D]. 毛一淼.长春理工大学 2018
[4]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张倩倩.天津大学 2016
[5]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 韩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5
[6]榆树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D]. 胡浩.吉林农业大学 2014
[7]广西扶绥县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潜力研究[D]. 张斐.广西师范学院 2011
[8]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D]. 阮履云.华中农业大学 2011
[9]诸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整理潜力分析[D]. 王法明.山东农业大学 2010
[10]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张法朋.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5282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柳河县研究区域概况
3.1 区域概况
3.2 土地利用概况
3.3 农村居民点概况
第四章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4.1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计算与分析
第五章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分析
5.1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模型
5.2 指标体系建立及修正系数的确定
5.3 柳河县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整治潜力分析研究——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J]. 张宝琦,刘淑英,王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2)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J]. 本刊. 办公室业务. 2018(20)
[3]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J]. 鲁春阳,文枫,袁晓妮,司锦,秦岩,解丽丹,王锦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6)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徐羽,钟业喜,徐丽婷,吴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5]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对比分析[J]. 杨伟伟,王云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0)
[6]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党慧,郑新奇,白书建,原智远.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7]南京市桥林新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析[J]. 王陵丹,吴九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7)
[8]自然因素影响下密云县河西小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点及人居适宜性特征[J]. 吴冬宁,李亚光,李四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9]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陈呈奕. 地理研究. 2015(06)
[10]山西省山阴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J]. 胡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硕士论文
[1]宁安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D]. 赵国顺.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西昌市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骆南.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研究[D]. 毛一淼.长春理工大学 2018
[4]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张倩倩.天津大学 2016
[5]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 韩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5
[6]榆树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D]. 胡浩.吉林农业大学 2014
[7]广西扶绥县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潜力研究[D]. 张斐.广西师范学院 2011
[8]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D]. 阮履云.华中农业大学 2011
[9]诸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整理潜力分析[D]. 王法明.山东农业大学 2010
[10]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张法朋.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5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8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