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10-08 20:39
采用多指标综合测评法、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2002—2016年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空间分异显著,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空间特征,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集聚趋势明显,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分异显著,河西地区为高水平集聚区,陇南地区为低水平集聚区,空间关联效应不断增强,并持续表现出空间稳定性特征;3)人均农机化财政支出、公路密度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是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导入机制等方面促进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均衡快速发展。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指标选取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多指标综合测评法
2.3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2.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格局
3.1 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格局分析
3.1.1 时间差异分析
3.1.2 空间差异分析
3.2 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3.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2.2 局部时空分异格局演化特征
4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J]. 陈强强,孙小花,吕剑平,李新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3)
[2]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陕西山阳县为例[J]. 武鹏,李同昇,李卫民. 地理研究. 2018(03)
[3]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钟丽娜,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1)
[4]老年人口健康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敖荣军,李浩慈,杨振,张涛. 地理科学进展. 2017(10)
[5]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时空演变[J]. 夏四友,文琦,赵媛,许昕,杨奎,赵茹. 经济地理. 2017(10)
[6]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J]. 王玉莹,金晓斌,范业婷,项晓敏,刘晶,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8)
[7]基于脱钩指数的中国现代农业评价体系研究[J]. 刘利花. 管理现代化. 2017(04)
[8]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J]. 张香玲,李小建,朱纪广,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3)
[9]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J]. 孙晓欣,马晓冬. 经济地理. 2016(10)
[10]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中国灰水足迹人文驱动因素分析[J]. 孙克,徐中民. 地理研究. 2016(01)
本文编号:368839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指标选取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多指标综合测评法
2.3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2.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格局
3.1 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格局分析
3.1.1 时间差异分析
3.1.2 空间差异分析
3.2 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3.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2.2 局部时空分异格局演化特征
4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J]. 陈强强,孙小花,吕剑平,李新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3)
[2]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陕西山阳县为例[J]. 武鹏,李同昇,李卫民. 地理研究. 2018(03)
[3]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钟丽娜,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1)
[4]老年人口健康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敖荣军,李浩慈,杨振,张涛. 地理科学进展. 2017(10)
[5]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时空演变[J]. 夏四友,文琦,赵媛,许昕,杨奎,赵茹. 经济地理. 2017(10)
[6]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J]. 王玉莹,金晓斌,范业婷,项晓敏,刘晶,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8)
[7]基于脱钩指数的中国现代农业评价体系研究[J]. 刘利花. 管理现代化. 2017(04)
[8]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研究[J]. 张香玲,李小建,朱纪广,史焱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3)
[9]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J]. 孙晓欣,马晓冬. 经济地理. 2016(10)
[10]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中国灰水足迹人文驱动因素分析[J]. 孙克,徐中民. 地理研究. 2016(01)
本文编号:3688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8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