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视域下精准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13:38
贫困问题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社会发展问题之一,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十分重视扶贫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依然突出,严峻的贫困现状急需扶贫战略的创新。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既是对共享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推动,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扶贫措施精准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完善才能实现。因此,共享理念视域下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扶贫问题的研究视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推进扶贫政策的完善与落实,为扶贫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贫困人口是否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标准,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研究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等基本方法分析了共享理念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性作用,归纳概括了当前精准扶贫战略面临的许多限制性因素,并以共享理念为指导提出了推进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对中国扶贫开发理论的研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有一定推动作用。论文从共享理念的视角出发,在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三个部分阐述了精准扶贫改进的必要性、现...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4.1 视角创新
1.4.2 内容创新
第二章 共享理念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共享理念的思想渊源及科学内涵
2.1.1 共享理念的思想渊源
2.1.2 共享理念的科学内涵
2.2 共享理念与精准扶贫的内在机理
2.2.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
2.2.2 实施精准扶贫是践行共享理念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
3.1.1 政府措施的创新点增多
3.1.2 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增强
3.2 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2.1 贫困地区情况复杂
3.2.2 外部扶持效果不佳
3.2.3 贫困地区的共享程度有待提升
第四章 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4.1 全面拓展帮扶渠道
4.1.1 扶贫主体合力互补
4.1.2 扶贫干部上下联动
4.1.3 扶贫组织对接共赢
4.2 精准补齐发展短板
4.2.1 共享基本生存权,消除绝对贫困
4.2.2 共享全面发展权,减少相对贫困
4.3 严格规范管理程序
4.3.1 精准聚焦扶贫对象
4.3.2 切实落实管理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研究报告[J]. 张忠法. 领导科学论坛. 2017(20)
[2]共享发展理念在精准扶贫领域的实践——以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为例[J]. 卫小妮,蒙慧. 社科纵横. 2017(09)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 张文婷,周建华. 前沿. 2017(08)
[4]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 黄承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贵州印江: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摘帽”之路[J]. 徐豪. 中国经济周刊. 2017(29)
[6]“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范涌峰,陈夫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0)
[7]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本质回归[J]. 韩喜平,巩瑞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8]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公益岗位”为例[J]. 李博,左停.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2)
[9]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减贫成就[J]. 唐钧. 民主与科学. 2017(01)
[10]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J]. 黄英君,胡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硕士论文
[1]以精准扶贫践行共享发展理念[D]. 王上.郑州大学 2017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郗凤芹.浙江财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89716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4.1 视角创新
1.4.2 内容创新
第二章 共享理念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共享理念的思想渊源及科学内涵
2.1.1 共享理念的思想渊源
2.1.2 共享理念的科学内涵
2.2 共享理念与精准扶贫的内在机理
2.2.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
2.2.2 实施精准扶贫是践行共享理念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
3.1.1 政府措施的创新点增多
3.1.2 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增强
3.2 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2.1 贫困地区情况复杂
3.2.2 外部扶持效果不佳
3.2.3 贫困地区的共享程度有待提升
第四章 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4.1 全面拓展帮扶渠道
4.1.1 扶贫主体合力互补
4.1.2 扶贫干部上下联动
4.1.3 扶贫组织对接共赢
4.2 精准补齐发展短板
4.2.1 共享基本生存权,消除绝对贫困
4.2.2 共享全面发展权,减少相对贫困
4.3 严格规范管理程序
4.3.1 精准聚焦扶贫对象
4.3.2 切实落实管理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研究报告[J]. 张忠法. 领导科学论坛. 2017(20)
[2]共享发展理念在精准扶贫领域的实践——以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为例[J]. 卫小妮,蒙慧. 社科纵横. 2017(09)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 张文婷,周建华. 前沿. 2017(08)
[4]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 黄承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贵州印江: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摘帽”之路[J]. 徐豪. 中国经济周刊. 2017(29)
[6]“三位一体”教育扶贫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范涌峰,陈夫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0)
[7]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本质回归[J]. 韩喜平,巩瑞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8]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公益岗位”为例[J]. 李博,左停.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2)
[9]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减贫成就[J]. 唐钧. 民主与科学. 2017(01)
[10]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J]. 黄英君,胡国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硕士论文
[1]以精准扶贫践行共享发展理念[D]. 王上.郑州大学 2017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郗凤芹.浙江财经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89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8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