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趋势判断、总体思路与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22-10-20 13:2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时期,城乡关系将进一步调整,乡村人口、产业、社会结构将进一步演变,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结构性变化将进一步凸显。应围绕城乡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围绕城乡居民对乡村新功能的需求,着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释放农业农村多元价值;围绕增强"适度进口"的稳定性可靠性,着力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提高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围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围绕缩小城乡和乡村内部阶层差距,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应针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导致乡村衰退的主要因素注入对冲和反制力量,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壁垒,促进以"人、地、钱"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的七个重大结构性变化
1.农业增加值增速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2.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将趋向“总量不足、品种分化”
3.农业比较优势将快速下降
4.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5.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将加速彰显
6.人口流动将从由乡到城的单向流动转向城乡双向流动
7.减贫战略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
二、“十四五”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
1.围绕城乡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
2.围绕城乡居民对乡村新功能的需求,着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着力释放农业农村多元价值
3.围绕增强“适度进口”的稳定性可靠性,着力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着力提高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4.围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着力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5.围绕缩小城乡和乡村内部阶层差距,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
三、健全乡村振兴的“人、地、钱”保障机制
1.建立优化乡村人力资本、鼓励各类人才入乡留乡的激励机制
2.建立与人口和资本流动相适应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3.建立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的资金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策衔接、扶贫转型与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政策方向[J]. 邢成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大农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转型[J]. 宁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3]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J]. 张红宇,陈良彪,胡振通.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2)
[4]农民分化与中国乡村振兴:基于全国31省的动态面板证据[J]. 赵丹丹,郑继媛. 世界农业. 2019(07)
[5]退出与流转:农民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J]. 李荣耀,叶兴庆. 农村经济. 2019(04)
[6]加快角色转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J]. 金三林,孙小龙. 世界农业. 2019(03)
[7]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2)
[8]现代化后半程的农业变迁与政策调整[J]. 叶兴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本文编号:369459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的七个重大结构性变化
1.农业增加值增速和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2.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将趋向“总量不足、品种分化”
3.农业比较优势将快速下降
4.农户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5.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将加速彰显
6.人口流动将从由乡到城的单向流动转向城乡双向流动
7.减贫战略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
二、“十四五”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
1.围绕城乡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价值创造和市场竞争能力
2.围绕城乡居民对乡村新功能的需求,着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着力释放农业农村多元价值
3.围绕增强“适度进口”的稳定性可靠性,着力促进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着力提高对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4.围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着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着力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5.围绕缩小城乡和乡村内部阶层差距,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
三、健全乡村振兴的“人、地、钱”保障机制
1.建立优化乡村人力资本、鼓励各类人才入乡留乡的激励机制
2.建立与人口和资本流动相适应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3.建立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的资金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策衔接、扶贫转型与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政策方向[J]. 邢成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大农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转型[J]. 宁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3]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J]. 张红宇,陈良彪,胡振通.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2)
[4]农民分化与中国乡村振兴:基于全国31省的动态面板证据[J]. 赵丹丹,郑继媛. 世界农业. 2019(07)
[5]退出与流转:农民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J]. 李荣耀,叶兴庆. 农村经济. 2019(04)
[6]加快角色转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J]. 金三林,孙小龙. 世界农业. 2019(03)
[7]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 朱晶,李天祥,林大燕.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2)
[8]现代化后半程的农业变迁与政策调整[J]. 叶兴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本文编号:3694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94597.html